[实用新型]有机肥下料返料造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7633.8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0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付;陈敏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美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5/00 | 分类号: | C05G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肥 下料返料造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机肥下料返料造粒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肥是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加工而来,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富含大量有益物质,包括: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有机肥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有机肥根据其成品状态可以分为粉状、颗粒状和饼状等,在颗粒状有机肥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有机肥原料进行造粒。目前,一般是由单台挤压造粒机对有机肥原材料进行挤压造粒,挤压造粒机的进料口连接有进料装置,挤压造粒机的出料口连接出料装置,存在生产效率低、原材料浪费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有机肥下料返料造粒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机肥下料返料造粒装置,包括进料输送机构、提升机、下料平台、出料输送机构以及返料输送机构,所述进料输送机构将有机肥原料输送到提升机的进料口,所述提升机的出料口位于下料平台的上方,所述下料平台的下方对称设有两排挤压造粒机,所述下料平台上开设有若干个分别通向各个挤压造粒机进料口的下料口,所述出料输送机构位于两排挤压造粒机之间,所述返料输送机构的出料口位于下料平台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输送机构、出料输送机构以及返料输送机构均为皮带输送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有机肥下料返料造粒装置结构简单、造粒效率高且节约原材料,通过下料平台将进料、出料和返料集成一体,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有利于颗粒状有机肥的大批量自动化生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进料输送机构,2-提升机,3-下料平台,3-1-下料口,4-出料输送机构,5-返料输送机构,6-造粒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有机肥下料返料造粒装置,包括进料输送机构1、提升机2、下料平台3、出料输送机构4以及返料输送机构5,所述进料输送机构1将有机肥原料输送到提升机2的进料口,所述提升机2的出料口位于下料平台3的上方,所述下料平台3的下方对称设有两排挤压造粒机6,所述下料平台3上开设有若干个分别通向各个挤压造粒机6进料口的下料口3-1,所述出料输送机构4位于两排挤压造粒机6之间,所述返料输送机构5的出料口位于下料平台3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料输送机构4输出的有机肥颗粒经另一提升机进入抛光机进行抛光,抛光后的有机肥颗粒由过筛机进行过筛,过筛出不合格的有机肥颗粒或碎料由返料输送机构5输送到下料平台3。所述进料输送机构1、出料输送机构4以及返料输送机构5均为皮带输送机构,但不局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该有机肥下料返料造粒装置通过下料平台3将进料、出料和返料集成一体,具有结构简单、造粒效率高且节约原材料等优点,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便于实现颗粒状有机肥的大批量自动化生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美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美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76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双功能逃生设备
- 下一篇:一种引擎盖阻燃隔音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