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急救车专用枕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7469.0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8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付中建;王卫山;杨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中建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潍坊市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救车 专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急救辅助用品,适用于急救车,尤其适用于路况较差的急救车上,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急救车专用枕。
急救车经常应病人的要求去一些乡镇接急救病人,有时遇上路面高低不平,病人在车厢内震动很大,而病人的头和脖子关系到生命中枢、运动中枢等重要神经系统,尤其是脑科急救病人,更需要保护好病人的头和脖子。目前,急救车上的枕头有的高度不够,达不到8‑9厘米的适宜高度,有的质地太软,起不到有效支撑和防震的效果。
选用长22厘米、宽19厘米、高11厘米的海绵两块,取中间稍凹,把鸡蛋放入其中,为了减小浮力,将边角剪去,使劲从六楼抛向地面,海绵弹起后又落下,把海绵打开,鸡蛋完好无损,把鸡蛋打开,蛋黄完好如初,证明海绵具有较强的抗震效果;给予7千克压力,海绵下陷约1.5厘米,证明海绵具有较好的支撑效果。经试验验证海绵可起到有效支撑和防震的效果,适于用作急救车上的枕头。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在路况较差的情况下可以有效保护病人头部和脖子的急救车专用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急救车专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枕包括海绵材料制成的枕芯本体;
所述枕芯本体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凹槽;
所述枕芯本体的外周设有枕套;
所述枕套的底部设有尼龙扣。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枕芯本体呈长方体状。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枕芯本体的长为36±2厘米,宽为19±1厘米,高为12厘米。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枕芯本体的长为36±2厘米,宽为19±1厘米,高为12厘米。
再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凹槽呈圆弧状;
所述凹槽的轴线方向与枕芯本体的宽度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凹槽的宽为16±1厘米,凹槽的底部与枕芯本体下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0厘米。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枕芯本体采用海绵材料制成,枕芯本体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用于支撑头部的凹槽,具有较好的支撑和防震效果;枕芯本体的外周设有枕套,方便清洗且美观,舒适;枕套的底部设有尼龙扣,便于固定。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枕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枕芯本体,2‑凹槽。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急救车专用枕,包括枕芯本体1,枕芯本体1采用海绵材料制成,呈长方体状,所述枕芯本体1的长为36±2厘米,宽为19±1厘米,高为12厘米,所述枕芯本体1上底面的中间位置设有圆弧状凹槽2,凹槽2的宽度方向与枕芯本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凹槽2的宽为16±1厘米,所述凹槽2的底部与枕芯本体1下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0厘米,所述枕芯本体1的外周设有同样形状的枕套,枕套的底部设有尼龙扣,便于将枕头固定在担架车上,取用灵活方便,所述枕套选用皮、革等防水易擦洗材质,所述枕头的顶点处可设置为圆角。
本实用新型的急救车专用枕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使用舒适,能有效支撑、防震、防晃,对病人的头和脖子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中建,未经付中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74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