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山应急救援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7387.6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6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霍振龙;邵国强;徐炜;顾义东;王树强;李岩;顾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M7/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张兢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山 应急 救援 通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山应急救援用的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矿山井下自然地理环境的错综复杂性是矿山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矿井发生灾害时,巷道交通、通风状况恶化,瓦斯、CO等有害气体严重超限,以及高温、浓烟、光线不足等恶劣情况都会发生,矿井原有通信联络基础设施也可能会瘫痪,造成井上下通信的中断,此时救援指挥中心与救援现场救护队员之间能否进行信息较全面的双向通讯与指挥调度,对救援效果会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常见的救援通信装备主要是有线声能电话或在声能电话基础上改良的有线可视对讲通信系统,也有一些使用中频感应无线电话。有线通信装置有其自身的优点,能够实现语音或可视化通信指挥功能,但有线救援通信系统相比无线系统具有铺线麻烦、耽误救灾黄金时间、影响救灾效率等明显的不足,无法很好地满足救灾通信快速应急和灵活性要求。
中频感应无线电话可借助于井下现有电缆、管道等金属导体来传导电磁波,但中频感应通信仍有杂音大、质量差、部署欠灵活等不足。漏泄电缆通信产品利用铺设专有泄漏电缆来传导电磁波,相比中频感应通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无线通信质量,但同样带来了部署与维护极不灵活的缺点。由于沿用的负压呼吸器导致队员无法讲话,而下压呼吸器由于面罩的阻隔影响也让队员难于讲清晰;而且,目前的无线电话只有音频通讯功能,无视频和环境参数采集、传输功能,难以做到准确、高效、全面地传递灾区现场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快速、灵活、独立部署的多功能矿用应急救援通信系统;该系统可在救援指挥中心与井下事故现场之间采用自组织、自愈合方式快速形成多跳链状或网状拓扑数字通信网络,支持无线与无线加有线相结合方式进行信号中继与传输,能够为救援指挥人员与现场救护队员之间提供包括语音、视频、数据在内的移动双向多媒体通信联络与调度指挥通道,并能实现信息记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矿山应急救援通信系统,其结构特点是:包括终端设备、网络设备、指挥平台和光缆;网络设备设有2套以上;
上述的终端设备包括骨传导送受话器、低照度摄像仪、环境参数采集模块、音频处理模块、模拟图像处理模块、音视频编解码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环境参数数据处理模块、数字液晶屏、快闪存储器、综合处理模块、无线射频模块、全向天线和为终端设备提供工作电源的本安电源;
网络设备包括无线射频接入模块、第一全向天线、以太网电通信模块、路由交换模块、通信网络控制管理模块、2个无线组网射频模块、2个第二全向天线、2个以太网光通信模块以及为网络设备提供工作电源的第二本安电源;
指挥平台包括计算机、多媒体综合信息显示屏、话筒、音响和以太网电通信模块;
上述的终端设备的骨传导送受话器与音频处理模块双向信号电连接;音频处理模块与音视频编解码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双向信号电连接;低照度摄像仪与模拟图像处理模块双向信号电连接;模拟图像处理模块、音视频编解码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环境参数数据处理模块、数字液晶屏、快闪存储器和无线射频模块均与综合处理模块双向信号电连接;环境参数采集模块与环境参数数据处理模块无线信号电连接;全向天线与无线射频模块双向信号电连接;
网络设备的无线射频接入模块与第一全向天线双向信号电连接;2个第二全向天线中的一个与2个无线组网射频模块中的一个双向信号电连接;2个第二全向天线中的另一个与2个无线组网射频模块中的另一个双向信号电连接;2个以太网光通信模块均分别与路由交换模块双向信号电连接;以太网电通信模块与路由交换模块双向信号电连接;无线射频接入模块、2个无线组网射频模块、路由交换模块均分别与通信网络控制管理模块双向信号电连接;
指挥平台的多媒体综合信息显示屏、话筒、音响和以太网电通信模块均分别与计算机双向信号电连接;指挥平台的以太网电通信模块通过光缆与一个网络设备的以太网电通信模块双向信号电连接;各网络设备相互之间通过其各自的无线组网射频模块和第二全向天线无线通信连接;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无线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各网络设备相互之间还利用其各自的以太网光通信模块通过光缆双向信号电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光缆为可实现高速长距离数字信号传输的矿用特种铠装光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未经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73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监控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井下监测分站的通信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