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串联感应的固态铝电解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7289.2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0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顺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15 | 分类号: | H01G9/15;H01G9/14;H01G9/02;H01G9/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高萍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联 感应 固态 铝电解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解电容器,属于电气元件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电容器的使用安装,正、负极接线端子柱一般会高出封口盖板平面5-7mm,由此造成端子盖板外侧存在约5-~7mm长度表面裸露金属的正、负极导体接线端子柱,因此电容器存在极高的正、负极短路风险;而且为了防止正、负极端子间产生爬电现象,通常需要在正、负极接线端子柱之间根据工作电压设定10mm左右的防爬电安全距离,因此造成回路空间加大,增加了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感(ESL)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态铝电解电容器,通过降低阳极引脚、阴极引脚间的回路面积,提高其绝缘特性,从而有效降低了串联感应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低串联感应的固态铝电解电容器,包括铝壳,铝壳内安装有电容元件,电容元件由阳极电极箔、隔离层、阴极电极箔卷绕构成,隔离层将阳极电极箔、阴极电极箔隔离开;铝壳的开口处由聚四氟乙烯橡胶密封片将铝壳封闭,阳极电极箔、阴极电极箔上连接有穿过聚四氟乙烯橡胶密封片的阳极引脚、阴极引脚,其中阳极引脚与阴极引脚均由聚四氟乙烯膜包裹,且阳极引脚与阴极引脚之间的间距为3-7mm。
通过上述改进,由于对引脚使用了与密封片相同的绝缘材料进行整体包覆,并且有效降低了引脚之间的间距,使得引脚之间包围空间减小,降低了等效串联电感(ESL)值;同时,由于引脚被绝缘材料包裹,降低了短路的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层为三层结构,由氧化铝绝缘膜、导电膜、氧化铝绝缘膜构成,导电膜位于两层氧化铝绝缘膜之间。
在此种结构下,由于在隔离层之间设置了单独的导电层,在遇到反向电流的时候,导电层上的金属离子运动会代替电解质导电,从而降低了作用在电容芯体电解液本身的反向电流的冲击,从而不会出现电容器被击穿的问题,保证了产品 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采用此种结构,抑制了反向漏电电流,也进一步的降低了等效串联电感。
通过上述改进,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器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电容器的等效串联感应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铝电解电容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铝电解电容器所用电容元件结构展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铝电解电容器电容元件中的隔离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2,本实用新型的铝电解电容器,包括铝壳1,铝壳内安装有电容元件,电容元件由阳极电极箔21、隔离层22、阴极电极箔23卷绕构成,铝壳的开口处具有聚四氟乙烯橡胶密封片3将铝壳封闭,阳极电极箔21、阴极电极箔23上分别连接有阳极电极箔条412、阴极电极箔条422,阳极电极箔条、阴极电极箔条末端分别熔接有阳极引脚41、阴极引脚42,其中阳极引脚41、阴极引脚42均为聚四氟乙烯橡胶膜410、420所包裹,阳极引脚41、阴极引脚42的间距为4mm。
参考图3,显示了所用的隔离层的剖面图,在导电层220位于氧化铝绝缘膜221、22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顺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顺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72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