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管桩竖向静载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6950.8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3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兴怀;蒯振亚;汪岩松;马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竖向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管桩竖向静载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预应力管桩作为一种成熟的桩型在桩基工程中已经广为应用,该类桩型竖向抗拔及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中的反力装置是试验质量、成本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对于竖向抗压试验,锚桩反力架是电力工程中常用的反力装置,反力架与锚桩的连接是反力装置的关键控制点;对于竖向抗拔试验,反力装置与试桩的连接形式是试验反力装置的关键控制点。为此,寻求连接形式安全稳妥、简易快捷的试验装置是该类桩型静载试验工作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现有技术中,对于桩基静载荷试验装置的连接安装,常用的方法是锚筋焊接法。在进行竖向抗压试验时,千斤顶放置在试桩上,千斤顶的上端与钢梁组成的反力架中心相接触,由钢梁组成的反力架外端通过焊接凹型钢板、螺纹钢和环形钢桶与锚桩连接;在进行竖向抗拔试验时,将两只同型号的千斤顶安放在与试桩对称的锚桩上,千斤顶上方安放钢梁,再焊接凹型钢板、螺纹钢和环形钢桶使试桩与钢梁连接。抗压试验中反力架与锚桩的连接、抗拔试验中钢梁与试桩的连接都是通过钢筋等部件焊接实现的。这一形式适应性广,适合管桩、灌注桩等多种桩型的静载试验装置的连接,但现场要求有焊接电源,需要配备专业的焊割人员及设备;需要置备焊条和钢筋等耗材;焊接安装与拆卸使试验周期加长等都是实际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预应力管桩竖向静载试验装置,以实现快捷简便的试验装置的安装、降低试验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预应力管桩竖向静载试验装置的结构特点是:
设置与桩型相匹配的抗拔连接盘,所述连接盘通过螺栓和桩头端板中的张拉螺孔与桩体相连接;
设置“T”形拉杆,所述“T”形拉杆通过连接盘中心的长方形开口倒置放入在管桩管孔中,以水平旋转90°的“T”形拉杆的上提挂住连接盘;
设置由卡瓦座和楔形卡瓦组成的卡盘,以所述卡盘卡固在所述“T” 形拉杆的杆部,由所述“T”形拉杆将作用在所述卡瓦座或钢梁下方的千斤顶所产生的向上的作用力传递给桩体。
本实用新型预应力管桩竖向静载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卡盘可以卡固在所述“T” 形拉杆的杆部所需高度位置上。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使用连接盘和螺栓完成与桩体的连接,安装拆卸仅需拧紧或松开螺栓即可,无需焊接和割拆,极大地简便了拆装过程,缩短了试验周期,有效地提高了试验效率;连接盘和螺栓能够重复使用,减少了材料消耗,节省了试验成本;
2、本实用新型使用“T”形拉杆通过连接盘中心的长方形开口实现桩体与上部的连接,安装时可将较长的“T”形拉杆通过连接盘长方形开口暂时送入管桩管孔内临时固定,避免了较长的“T”形拉杆树立在桩体上方,给其它试验设备安装带来不便。与使用螺纹钢配筋焊接相比更是节省了材料消耗和安装工时,“T”形拉杆可无限重复使用;
3、本实用新型是由卡瓦座和楔形卡瓦组成的卡盘与“T”形拉杆连接,安全、快捷、无需焊接,可在任意需要位置卡固“T” 形拉杆,使试验对试桩深浅的要求更宽泛,试验千斤顶的安装高度亦无限制,再无需像其它安装连接方法那样使用钢垫块来调整千斤顶试验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作为管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作为管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中标号:1试桩;2桩头端板;3连接盘;4螺栓;5为“T”形拉杆;6钢梁;7并联千斤顶底座;8并联千斤顶;9卡瓦座;10楔形卡瓦;11锚桩;12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预应力管桩竖向静载试验装置的结构形式是:
设置与桩型相匹配的抗拔连接盘3,连接盘3通过螺栓4和桩头端板2中的张拉螺孔与桩体相连接。
设置“T”形拉杆5,“T”形拉杆5通过连接盘3中心的长方形开口倒置放入在管桩管孔中,以水平旋转90°的“T”形拉杆5的上提挂住连接盘3。
由卡瓦座9和楔形卡瓦10组成卡盘,以卡盘卡固在“T” 形拉杆5的杆部,卡盘可以卡固在“T” 形拉杆5的杆部所需高度位置上,由“T”形拉杆5将作用在卡瓦座9或钢梁6下方的千斤顶所产生的向上的作用力传递给桩体。
竖向抗压:如图1所示,千斤顶12向下顶压试桩1产生的向上反力传递给位于千斤顶12之上的钢梁6,再由连接钢梁6的卡盘、“T”形拉杆5、连接盘3和螺栓4将力传递给锚桩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69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药瓶的自动洗瓶装置
- 下一篇:可重复使用的防洪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