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叶抽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6835.0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2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邱立欢;沈轶;王申;陆诚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叶 抽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烟叶抽吸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卷烟通过明火点燃,产生含有尼古丁的烟草风味烟气,满足吸烟者的需求。但是卷烟燃烧和裂解的过程释放出超过6000种化学物质,其中包括对人体有害的多环芳烃类物质,一氧化碳,苯酚,氮氧化物,烯烃类物质,并且卷烟烟气会进入环境中产生二手烟,从而对曝露于环境中的被动吸烟者身体造成危害。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WHO FCTC)禁止烟草烟雾在公共场所扩散等限制和禁令对传统烟草制品卷烟的发展造成强大冲击。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世界第一“烟民”人口大国,身受烟草之害久矣,而香烟带给人的危害,在世界范围内早已形成共识,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到抵制香烟传播的活动中。而现今的社会舆论对传统烟草制品的发展造成了很大限制,而中国科学界更是发起了“抵制卷烟技术入选科技奖”,促成国家禁止烟草技术申报各种科技奖励的运动。可见,如何减少烟草对公众带来的危害已经成为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
近年,市场是称为“电子香烟”的制品,称无须明火点燃向使用者提供香烟味道和一定量的尼古丁。其通过电源驱动雾化器加热或振动,使“烟油”,即为含有香精的尼古丁丙二醇溶液汽化,形成模拟的卷烟烟气。但并不含有真正意义上的烟草制品,更多的被认为是一种戒烟辅助用品。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雾气介质抽吸烟叶中香味物质的烟叶处理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叶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烟叶置于封闭的腔体中,使用雾气介质,在加热条件下,抽吸烟草制品中的香味物质。
所述烟叶处理方法利用雾气介质抽吸烟叶中香味物质,并在加热条件下,不引入任何明火。
优选的,所述雾气介质为水。
所述雾气介质中不含有相关烟草成分和香味成分,相关烟草成分包括尼古丁、其他烟草提取物等。
更优选的,所述雾气介质中还包括保润成分,所述保润成分选自丙二醇、丙三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与保润成分的质量比为1:0.25-4。
优选的,所述加热条件的温度为250-350℃。
更优选的,所述加热条件中,升温速度为10-500℃/s。
优选的,所述烟草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烟叶原料分离重组,其中碎片的尺寸大小为4-300目;
(2)烟叶原料与辅料、添加剂等混合与醇化;
(3)混合物再成型,将步骤2所得的原料通过涂布、压片、铸造等方式,将烟叶制备成圆柱型、片剂型等多种形式。
所述步骤1中,烟叶选自烤烟、晒烟、白肋烟及香料烟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当为多种混合烟叶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经验和需要进行烟叶的配比。
所述步骤2中的添加剂包括外加香成分、保润剂等各种烟草制备领域常用的添加剂。
所述步骤3中所制备的烟叶制品其密度为0.3-3.0g/cm3,优选为1.2-1.5g/cm3。
上述的特殊烟草制品,经由特殊加工,使烟草原料成为通过加热可以产生含有尼古丁,但不含有或只含有极少焦油成分的烟草风味气体的制品。可以通过压制或铸造等加工过程,具有一定的刚性及韧性,以及合适的形状及大小,使其能实现在上述壳体内地简便更换。并且在相对恒定的温度下使雾气能抽提出特殊烟草制品中的尼古丁和香味物质,并可以稳定的产生上述气体,当达到所需温度时不会产生异味及非烟草产生的有害气体并保持稳定。
本实用新型中将烟草加热到250-350℃,但并不燃烧烟草,以产生含有尼古丁的烟草风味气体,所述烟草风味气体不含有或只含有极少的焦油成分。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所述烟叶处理方法在烟草领域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烟叶抽吸装置,包括控制元件、气流传感器、雾化装置、加热装置和吸烟口,所述气流传感器上设有空气进口,所述气流传感器与所述雾化装置连通,所述雾化装置与所述加热装置连通,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吸烟口连通;所述气流传感器、雾化装置、加热装置分别与控制元件电连接。
所述烟叶抽吸装置中,空气可以由所述空气进口进入,一次经过气流传感器、雾化装置、加热装置和吸烟口,到达吸烟口的出口端,并且具有大小合适的空气进口,能完成抽吸通路。
所述气流传感装置,可以感应人体在上述吸烟口抽吸产生的气流压力,通过控制元件,启动或关闭所述雾化装置和加热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68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