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农村及小城镇的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6545.6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8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陈钟卫;凌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彦孚;吴伟文 |
地址: | 51029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农村 小城镇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农村及小城镇的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发展,以及我国政府所推行的小康社会政策激励下,人民尤其是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得到提高和提升,因此农村的建筑规划和建设也越来越规范化,趋向于整体设计及系统性的规划,其中,现代化的生活及生产节奏会产生很多的垃圾如污水等,因此对农村及小城镇等排污能力有天然性缺陷的地区而言,在建筑过程中的排污排水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农村及小城镇的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适用于农村及小城镇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覆土层,覆土层下方自左至右依次设有导流池、厌氧池和生物滤池;导流池、厌氧池、生物滤池相互之间均有间距,所述间距的间隔距离为150mm。
所述导流池左侧壁连有进水管;所述生物滤池右侧壁连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用于与水渠相连通。
所述导流池与厌氧池之间对称设有多组引水孔;引水孔直径为100mm。
所述厌氧池与生物滤池之间设有多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两端分别与厌氧池和生物滤池连通;溢流管直径为100mm。
所述厌氧池内部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一槽钢横梁;每个槽钢横梁下表面均呈90°夹角设置有一槽钢纵梁;其中,每个槽钢横梁上表面均对称设有多组圆钢,所述圆钢与槽钢纵梁平行;圆钢的直径为14mm。
进一步,厌氧池内设有一支撑槽钢柱;所述支撑槽钢柱的上端与位于厌氧池内部上端的槽钢横梁和槽钢纵梁的连接处相接,同时,所述支撑槽钢柱的下端与位于厌氧池内部下端的槽钢横梁和槽钢纵梁的连接处相接。
所述厌氧池的池底向池底中心倾斜形成漏斗型结构。
所述厌氧池内部左端设有一填料层。
所述厌氧池下表面外侧设有一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直径为200mm,排泥管的左右两端与厌氧池内部连通;其中,排泥管与厌氧池下表面相接的部位外侧均套有一刚翼防水套管。
所述厌氧池顶部设有一人孔;
所述厌氧池与生物滤池之间设有一排送管;排送管直径为200mm;排送管左端延伸进入厌氧池内部,且排送管左端管口朝下;同时,排送管右端延伸至生物滤池内部下端。
另外,所述生物滤池中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四组滤料层;其中,位于上端的两组滤料层的厚度为400mm,位于下端的两组滤料层的厚度为500mm。
所述生物滤池顶部与地面连通,且在生物滤池顶部对称设有多组盖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系统充分考虑了农村环境的需求,集合了导流池、厌氧池、生物滤池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利用厌氧的功能,降低大分子有机物,同时有效的去除部分污染物,对处理农村生活及生产污水而言具备显著的应用效果,具备极佳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为可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适用于农村及小城镇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覆土层1,覆土层1下方自左至右依次设有导流池2、厌氧池3和生物滤池4;导流池2、厌氧池3、生物滤池4相互之间均有间距,所述间距的间隔距离为150mm。
所述导流池2左侧壁连有进水管5;所述生物滤池4右侧壁连有排水管18;所述排水管18用于与水渠相连通。
所述导流池2与厌氧池3之间对称设有多组引水孔6;引水孔6直径为100mm。
所述厌氧池3与生物滤池4之间设有多组溢流管9;所述溢流管9两端分别与厌氧池3和生物滤池4连通;溢流管9直径为100mm。
所述厌氧池3内部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一槽钢横梁8;每个槽钢横梁8下表面均呈90°夹角设置有一槽钢纵梁11;其中,每个槽钢横梁8上表面均对称设有多组圆钢10,所述圆钢10与槽钢纵梁11平行;圆钢10的直径为1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65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灯管弯管机送料机构
- 下一篇:净化污水处理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