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刀鲚浮性卵专用孵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6070.0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2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郭正龙;刘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地址: | 226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刀鲚浮性卵 专用 孵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鲚浮性卵专用孵化器,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长江刀鲚受精卵为透明、油状、浮性,卵膜较薄易破裂,刚出的鱼苗易夭折、畸形。现有的孵化器水流、气流集中有冲力,同时水流、气流分散不均,对受精卵卵膜有伤害作用,对才出膜的鱼苗易产生畸形;溢水管储水区域较小或靠在孵化桶桶体的一侧,水体流动较少,在往外溢水时很容易将鱼卵和鱼苗吸在防逃网上,使其受伤而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刀鲚浮性卵专用孵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刀鲚浮性卵专用孵化器,包括三脚架、倒置在三脚架上的敞口孵化桶(1)、设在敞口孵化桶(1)内的60目的底托网(2)、设在敞口孵化桶(1)口部的进水管(4)、设在底托网(2)下方的溢水管(5)和纳米微孔管(6),所述的底托网(2)和纳米微孔管(6)设在进水管(4)上方。
所述的刀鲚浮性卵专用孵化器,所述的底托网(2)为60目。 本实用新型的刀鲚浮性卵专用孵化器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取材方便,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2)采用纳米微孔管(6)增氧不仅能使刀鲚受精卵和鱼苗均匀翻动,而且不会对较薄的卵膜和较弱的鱼苗产生伤害;
3)采用60目的底托网将孵化桶分为两层,上层为鱼卵孵化区,下层为水流缓冲区。底托网起到缓冲水流,防止水流直接冲击鱼卵和鱼苗,减少对鱼卵的伤害,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同时溢水管口置于底托网的下层,增加了缓冲区的面积,水流向上运行,减少溢水时对鱼卵和鱼苗的吸附作用,降低了鱼卵和鱼苗的受伤程度。
4)针对性强,管理方便,劳动强度轻,孵化效率高,为我国长江刀鲚人工繁殖提供一种简便、高效而经济的鱼卵专用孵化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刀鲚浮性卵专用孵化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刀鲚浮性卵专用孵化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刀鲚浮性卵专用孵化器的使用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刀鲚浮性卵专用孵化器,包括三脚架、倒置在三脚架上的敞口孵化桶(1)、设在敞口孵化桶(1)内的60目的底托网(2)、设在敞口孵化桶(1)口部的进水管(4)、设在底托网(2)下方的溢水管(5)和纳米微孔管(6),所述的底托网(2)和纳米微孔管(6)设在进水管(4)上方。所述的底托网(2)将孵化桶(1)分为两层,上层为鱼卵孵化区,下层为水流缓冲区。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从孵化器下面进水,由水阀控制流量,水流进过水流缓冲区在缓慢上升过程中遇到60目的底托网进行水流分散,少量的水流通过底托网进入孵化区,在继续上升中带动鱼卵和鱼苗翻动,给鱼卵和鱼苗增加新鲜水体和溶氧,溢水口置于底托网的下层,多余的水体通过溢水口排出,溢水管储水区体积较大,不易将鱼卵和鱼苗吸附在底托网上,降低了受伤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60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成鱼养殖池水循环系统
- 下一篇:一种壶铃型的宠物玩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