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走式高架喷杆喷雾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5399.5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7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民;尹素珍;周海燕;杨学军;王锦江;严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尚群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走式高架喷杆 喷雾机 | ||
1.一种自走式高架喷杆喷雾机,包括自走式底盘和喷雾系统,所述喷雾系统安装在所述自走式底盘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走式底盘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驾驶室、驱动系统、传动系统和行走及转向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分别与所述驱动系统和行走及转向系统连接,所述驾驶室通过前高度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前端,所述喷雾系统通过后高度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后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高架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前上连杆、前下连杆、驾驶室固定杆、前机架固定杆和驾驶室升降油缸,所述前上连杆为异形杆,所述驾驶室升降油缸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驾驶室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端与所述前上连杆连接,所述前上连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驾驶室固定杆的上端,所述前上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前机架固定杆的上端连接,所述前下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驾驶室固定杆的下端连接,所述前下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前机架固定杆的下端连接,所述驾驶室固定杆固定在所述驾驶室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走式高架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后上连杆、后下连杆、喷杆固定杆、后机架固定杆和喷杆升降油缸,所述后上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喷杆固定杆的上端连接,所述后上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后机架固定杆的上端连接,所述后下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喷杆固定杆的下端连接,所述后下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后机架固定杆的下端连接,所述喷杆固定杆固定在所述喷杆桁架的中间桁架上,所述后机架固定杆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喷杆升降油缸的固定端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喷杆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端与所述后上连杆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走式高架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前立柱、后立柱、前横梁、后横梁、地隙调整定位螺栓和轮距调整定位螺栓,所述前立柱通过前卡套安装在所述前横梁上,所述后立柱通过后卡套安装在所述后横梁上,所述地隙调整定位螺栓及所述轮距调整定位螺栓分别与所述前卡套和后卡套连接。
5.如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自走式高架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包括变速箱、前后传动轴、差速器、左右传动轴、上变向减速器、上下传动轴和下变向减速器,所述变速箱与所述驱动系统连接,所述前后传动轴分别连接所述差速器和所述驱动系统,所述差速器与所述左右传动轴连接,所述左右传动轴与所述上变向减速器连接,所述上下传动轴分别与所述上变向减速器和下变向减速器连接,所述下变向减速器与所述行走系统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走式高架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及转向系统包括前转向轮、后驱动轮和转向立轴,所述前转向轮通过所述转向立轴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后驱动轮与所述下变向减速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走式高架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的输出端与上变向减速器连接,所述上变向减速器与下变向减速器连接,所述下变向减速器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驱动链轮,所述驱动链轮通过链条与安装在所述后立柱下端的驱动轴上的被动链轮连接,所述被动链轮与后驱动轮的轮毂安装在同一轴上。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自走式高架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系统,所述减震系统包括弹簧座和安装在所述弹簧座上的减震弹簧,所述弹簧座安装在所述转向立轴与机架之间。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走式高架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系统包括喷雾液泵、药液箱、喷杆桁架和多个喷头,所述药液箱和喷雾液泵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多个喷头均布安装在所述喷杆桁架上,所述喷杆桁架通过所述后高度调节机构与所述机架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走式高架喷杆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杆桁架包括喷杆中间桁架、外侧第一桁架和外侧第二桁架,所述喷杆中间桁架悬挂在所述机架的后面,所述喷杆中间桁架通过第一折叠机构与所述外侧第一桁架连接,所述喷杆中间桁架与所述外侧第一桁架之间连接有喷杆折叠展开油缸,所述外侧第一桁架与所述外侧第二桁架通过第二折叠机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未经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53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细粉碎设备的喂料装置
- 下一篇:阿胶粉碎机进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