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节能动感红外线防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4946.8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9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娄泽佳;李长平 |
主分类号: | G08B13/19 | 分类号: | G08B13/19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余锦曦 |
地址: | 401137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节能 动感 红外线 防盗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器,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节能动感红外线防盗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财产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防盗器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家庭、公司、学校、银行等场所随处都能见到防盗器的身影。目前市场上的防盗器种类繁多,但多针对企事业单位用户,结构复杂、价格较高,不适合普通家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集报警、录音摄像、照明三种功能于一体且可手动选择的多功能节能动感红外线防盗器。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节能动感红外线防盗器,关键为设置有红外线检测器(1)、报警器(2)、录音摄像系统(3)、灯泡(4)和电源(5),所述红外线检测器(1)电源L端接电源(5)L端,该红外线检测器(1)内部设置有内置开关(6),该红外线检测器(1)的电源L端串接内置开关(6)后分别接报警器(2)、录音摄像系统(3)和灯泡(4)电源L端,所述红外线检测器(1)、报警器(2)、录音摄像系统(3)和灯泡(4)电源N端接电源(5)N端。
红外线检测器(1)内置开关(6)为常开开关,当红外线检测器(1)检测到有人移动或者存在时,内置开关(6)闭合,此时报警器(2)、录音摄像系统(3)、灯泡(4)得电工作。
所述报警器(2)、录音摄像系统(3)、灯泡(4)电源L端分别串接开关SH1、开关SH2、开关SH3后与所述内置开关(6)连接。开关SH1、开关SH2、开关SH3为手动开关,通过开关SH1、开关SH2、开关SH3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功能。
所述报警器(2)为蜂鸣器,或者为报警灯,或者为蜂鸣器和报警灯的结合。
所述电源(5)为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采用直流电源时电源正极对应为交流电源的的L端,负极对应为交流电源的N端。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集报警、录音摄像、照明三种功能于一体且可手动选择所需功能,特别适合普通家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节能动感红外线防盗器,关键为设置有红外线检测器1、报警器2、录音摄像系统3、灯泡4和电源5,所述红外线检测器1电源L端接电源5L端,该红外线检测器1内部设置有内置开关6,该红外线检测器1的电源L端串接内置开关6后分别接报警器2、录音摄像系统3和灯泡4电源L端,所述红外线检测器1、报警器2、录音摄像系统3和灯泡4电源N端接电源5N端。所述报警器2、录音摄像系统3、灯泡4电源L端分别串接开关SH1、开关 SH2、开关SH3后与所述内置开关6连接。开关SH1、开关SH2、开关SH3为手动开关,通过开关SH1、SH2、SH3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需要的功能。
所述报警器2为蜂鸣器,或者为报警灯,或者为蜂鸣器和报警灯的结合。
所述红外线检测器1采用检测人体发射出的红外线来控制内置开关6的通断,该内置开关6为常开开关,这种检测器技术已经很成熟,使用非常广泛,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在累述。
所述录音摄像系统3采用常规的录音摄像设备,属于成熟技术,在此不在累述。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当红外线检测器1检测到区域内有人移动或者存在,内置开关6便闭合,报警器2、录音摄像系统3、灯泡4得电工作;用户可通过操作开关SH1、SH2、SH3来选择所需要的的功能,如在晚上入睡后,用户可选择开启报警器2和灯泡4,当有人闯入时,灯泡亮起,并发出报警声,可及时发现有人闯入,报警声也可吓退闯入者。
作为替代方案,所述电源5为直流电源。采用直流电源时电源正极对应为交流电源的L端,负极对应为交流电源的N端。
以上叙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思想所作等同的变化和装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娄泽佳;李长平,未经娄泽佳;李长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49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片、振子、电子器件以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基于矢量控制的交流电机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