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链条宽带式抽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4693.4 | 申请日: | 2013-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7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赵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链条 宽带 抽油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机,特别涉及一种长冲程高负荷的双链条宽带式抽油机。
目前,国内油田采用的抽油机多数是游梁式抽油机,这种抽油机受到结构的限制,体积庞大,冲程比较低,工作效率也较低;此外,国内各油田大多数进入高含水期和特殊油藏(稠油、高凝油、低渗透等)开采阶段,胜利、辽河、华北、中原等油田平均含水量在80%以上,迫切需要既适用于深抽,又适用于稠油开采,大负荷、长冲程的节能式抽油机。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双链条宽带式抽油机,它冲程长,降低了抽油机的相对变形性值,提高了抽油泵的充满系数和排量系数,抽油效率高、更加节能,运用承重宽带作为柔性连接件,可以提高抗疲劳强度,提高了使用寿命,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链条宽带式抽油机,包括:上盖、换向天轮、承重宽带、配重块、底座、皮带轮、外壳、 电控柜、减速箱、扶梯、平台架、两条链条、换向架、链条轨道、抽油杆、链轮、电动机和皮带,所述外壳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平台架设于外壳上,所述扶梯设于外壳上并位于平台架和底座之间,所述上盖安装于外壳顶部,所述换向天轮位于上盖中,所述承重宽带缠绕于换向天轮上其一端与配重块连接,另一端与换向架连接;所述抽油杆与换向架连接,所述电动机的转动轴与皮带轮连接,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减速箱的转矩输入部连接,所述减速箱的转矩输出部与链轮连接,所述链轮与链条相啮合,所述链条设于链条轨道中并与换向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采用链条传动,有超长的冲程,降低了抽油机的相对变形性值,从而提高了抽油泵的充满系数和排量系数,进而提高了抽油泵的抽油效率,降低单位成本,同时增加了产量。此设计降低了单位原油产量所需抽油泵的往复循环次数,因而减少了抽油杆柱的疲劳和磨损,改善了装置的工作条件,可延长其使用寿命。设计中,采用换向架,使抽油机能够长期维持匀速直线运动。同时,由于其冲程长,相对冲程损失小,从而更加节能。采用双链条传动,可以减少单侧链条的受力,另外采用的双换向天轮,也可以使配重对换向架的拉力放大3倍,因此该抽油机可以承受较大的负荷。设计中运用承重宽带作为柔性连接件,可以提高抗疲劳强度,提高了使用寿命。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去除上盖和外壳的纵向部分);
1. 上盖,2.换向天轮,3. 承重宽带,4. 配重块,5. 底座,6.皮带轮,7. 外壳,8. 电控柜,9. 减速箱,10. 扶梯,11. 平台架,12. 链条,13. 换向架,14. 链条轨道,15. 抽油杆,16. 链轮,17. 电动机,18. 皮带。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双链条宽带式抽油机,包括:上盖1、换向天轮2、承重宽带3、配重块4、底座5、皮带轮6、外壳7、电控柜8、减速箱9、扶梯10、平台架11、两条链条12、换向架13、链条轨道14、抽油杆15、链轮16、电动机17和皮带18,所述外壳7安装于底座5上,所述平台架11设于外壳7上,所述扶梯10设于外壳7上并位于平台架11和底座5之间,所述上盖1安装于外壳7顶部,所述换向天轮2位于上盖1中,所述承重宽带3缠绕于换向天轮2上其一端与配重块4连接,另一端与换向架13连接;所述抽油杆15与换向架13连接,所述电动机17的转动轴与皮带轮6连接,所述皮带轮6通过皮带18与减速箱9的转矩输入部连接,所述减速箱9的转矩输出部与链轮16连接,所述链轮16与链条12相啮合,所述链条12设于链条轨道14中并与换向架13连接。
使用时,通过电控柜8控制电动机17的启动,电动机17将动力通过皮带轮6将动力传动到两个减速箱9上,两个减速箱9再分别将动力传动给链轮16,链轮16分别与两条链条12啮合,从而带动链条12在链条轨道14内滑动,换向架13两端连接于链条12上,链条12的转动带动换向架13的上下运动,进而带动抽油杆15做周期性的上下抽油运动。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46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