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4572.X | 申请日: | 2013-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4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永胜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7/00 | 分类号: | C10G7/00;C10G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600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再沸器,主要是用于煤焦油等粘稠液体的加工处理。
背景技术
再沸器多与分馏塔合用,是一种能够交换热量,同时有气化空间的特殊的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换热设备主要作用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是流体温度达到工艺流程的指标,以满足工业流程上的需要。在煤焦油的加工处理中,再沸器的热源是导热油,待加热介质是高粘度的煤焦油。现采用的是釜式再沸器,由一个带有气液分离空间的壳体和一个可抽出的U形管管束组成,管束末端有溢流堰,以保证管束能够有效地浸没在液体中。溢流堰外侧空间作为出料液体的缓冲区。导热油走管程,与壳程的煤焦油进行换热,这种结构的再沸器存在的缺点是:由于煤焦油粘度高,含有大量的胶质成分,由于煤焦油在U形管内加热时存在不流动的煤焦油,煤焦油就容易在换热管上结焦;釜式再沸器传热系数小,壳体容积大,造价高,流速低,煤焦油在换热器中的停留时间长,非常容易形成结垢;由于内部为U形管导致不易清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结焦、结垢、容易清理的一种再沸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完成的, 一种再沸器,包括有封头、筒体、管程出口、管程入口、壳程出口、壳程入口、换热管、端盖,筒体的两端设有封头和端盖,筒体内的换热管两端设有导流腔,左侧的导流腔至少有两个,右侧导流腔至少有一个,左侧导流腔内设有分隔板,管程出口与左上导流腔相连,管程入口与左下导流腔相连,与左下导流腔连通的换热管与右侧导流腔连通,与左上导流腔连通的换热管与右侧导流腔连通,换热管两端之间的筒体为加热腔,加热腔与导流腔之间不连通,导热管之间设有间隙,筒体左侧设有壳程入口,筒体右侧设有壳程出口。
所述导热腔内设有折流挡板,折流挡板两侧的导热腔是通过流通孔相连。
所述导流腔内的流通孔成交错分布状。
所述折流档板与筒体内壁间的流通孔的面积等于壳程入口的面积。
所述左侧导流腔有三个,右侧导流腔有两个,与左下导流腔连通的换热管与右下导流腔连通,与右下导流腔连通的换热管与左中导流腔连通,与左中导流腔连通的换热管与右上导流腔连通,与右上导流腔连通的换热管与左上导流腔连通。
所述管程入口通过管线与强制循环泵出口连接。
所述强制循环泵进口通过管线与蒸馏塔出口连通,管程出口通过管线与蒸馏塔进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由于本结构的再沸器内的煤焦油从管程入口进去到从管程出口出来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在流动中加热,因而具有不易结焦、结垢的技术效果,也给清理再沸器带来了方便。在强制循环泵的作用下,不易结焦、结垢的技术效果更为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封头5、筒体7、管程出口1、管程入口10、壳程出口6、壳程入口2、换热管8、端盖12,筒体7的两端设有封头5和端盖12,筒体7内的换热管8两端设有导流腔,左侧的导流腔9有两个,右侧的导流腔4有一个,导流腔9之间设有分隔板11,管程出口1与左上导流腔91相连,管程入口10与左下导流腔92相连,与左下导流腔92连通的换热管8与右侧导流腔4连通,与左上导流腔91连通的换热管与右侧导流腔4连通,换热管两端之间的筒体为加热腔,加热腔与导流腔之间不连通,导热管之间有间隙,筒体7左侧设有壳程入口2,筒体7右侧设有壳程出口6。
为保证导油腔的热量充分被换热管内的煤焦油吸收,在导热腔内设置折流挡板3,折流挡板两侧的导热腔是通过流通孔31相连。折流档板3与筒体7内壁间的流通孔31的面积等于壳程入口2的面积。导热腔内的流通孔为交错分布状。
如图2所示,将本实用新型的左侧导流腔设为三个,右侧导流腔设为两个,与左下导流腔92连通的换热管8与右下导流腔42连通,与右下导流腔42连通的换热管与左中导流腔93连通,与左中导流腔93连通的换热管与右上导流腔41连通,与右上导流腔41连通的换热管与左上导流腔91连通,这样能保证换热管中的煤焦油充分吸收筒体中的热量,满足生产工艺需要。根据工艺需要可以将左、右导流腔设置成多个。
为增加换热管内的煤焦油流动速度,在管程入口10处增设强制循环泵14,通过管线将管程入口10与强制循环泵14出口连接。
一般情况下,在生产过程中,强制循环泵14入口通过管线与蒸馏塔出口连通,管程出口1通过管线与蒸馏塔13进口连通。
如图2所示,当煤焦油从蒸馏塔13出来后,经强制循环泵14、管程入口10依次进入左下导流腔92、换热管8、右下导流腔42、换热管、左中导流腔93、换热管、右上导流腔41、换热管、左上导流腔91,在此过程中煤焦油不断地与高温导热油换热,煤焦油中的轻质组分不断地气化,最后以气液混合物的形式从再沸器的管程出口出来进入蒸馏塔。煤焦油在筒体7内呈S形路线流动加热;从导热油锅炉出来的导热油从壳程入口2进入后,在折流挡板3的作用下,经流通孔31呈S形路线流动,最后经壳程出口6流出去,进入导热油锅炉内再次加热升温。为保证筒体内的煤焦油能充分吸收换热油的热量,最后将煤焦油的流动方向设成与换热油的流动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永胜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永胜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45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真空排污系统
- 下一篇:抽水马桶废水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