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瓷绝缘子铁帽锌环的密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4536.3 | 申请日: | 2013-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2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增;王黎明;宋磊;罗凌;李锐海;梅红伟;王义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H01B17/40 | 分类号: | H01B17/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汇力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57 | 代理人: | 王锁林;李保明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绝缘子 铁帽锌环 密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直流瓷绝缘子电腐蚀防护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直流瓷绝缘子铁帽锌环的密封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总用电量急剧上升。而我国能源与电力消费分布区域严重不平衡。为解决大容量电力能源的远距离输送难题,特高压输电技术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与特高压交流输电方式相比,特高压直流输电具有以下技术优点:不存在因输电距离而出现的稳定性制约问题;可以方便地调节潮流;不增加交流系统的短路容量;特别适合于大功率、远距离输电;从网络结构上彻底的根除了产生低频振荡的可能;在网络结构上隔断交流故障的传递,是在网络结构上预防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有效措施。除此之外,在交直流混合输电的情况下,利用直流有功功率调制可以有效抑制与其并列的交流线路的功率振荡,包括区域性低频振荡,提高交流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凭借以上优点,特高压直流输电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考虑到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的因素,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大量采用V型串,在潮湿或降雨条件下,在V型串下侧的瓷绝缘子铁帽与瓷件表面之间的缝隙易被水珠桥接,形成集中的电流回路,造成了局部的电腐蚀现象。2011年10月,±800kV楚穗直流输电线路负极性侧V型串发现20000余片绝缘子发生铁帽电腐蚀现象;2012年2月,±800kV复奉直流输电线路负极性侧V型串2000余片绝缘子也发现铁帽电腐蚀现象。
直流瓷绝缘子的铁帽电腐蚀后可能给输电线路造成较大安全隐患,体现在:一方面,容易在直流瓷绝缘子上出现爬电现象,严重时可能导致沿串闪络;另一方面,长期发展下去,会降低绝缘子的机械性能,可能造成绝缘子断串。
为了排除这一安全隐患,同时避免后续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出现类似问题,工程研究人员提出了密封金属与瓷件表面之间的缝隙并加装锌环的解决方案。锌环安装后,其防电腐蚀效果与密封结构密切相关,若密封效果较差,则瓷件表面上的液体可通过间隙与铁基接触,仍会对铁基造成一定的电腐蚀。因此,为了增强锌环的保护效果,需设计更为严密的密封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流瓷绝缘子铁帽锌环的密封机构,以提高直流瓷绝缘子金属与瓷件之间的密封性能,增强锌环对直流瓷绝缘子铁帽的保护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流瓷绝缘子铁帽锌环的密封机构,包括锌环和垫圈,所述锌环包覆于直流瓷绝缘子铁帽的底部,锌环的底面包括内侧的密封面和外侧的引导面,密封面和引导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密封面设置有与所述锌环同心的若干凹环/凸环;所述垫圈设置于所述锌环的密封面与直流瓷绝缘子的瓷件之间,垫圈的上表面设置与该垫圈同心的若干凸环/凹环,所述垫圈被挤压而发生形变,使锌环密封面的所述若干凹环/凸环与垫圈上表面的所述若干凸环/凹环紧密啮合。
优选地,在上述的直流瓷绝缘子铁帽锌环的密封机构中,所述垫圈为硅橡胶垫圈,垫圈内侧薄外侧厚。
优选地,在上述的直流瓷绝缘子铁帽锌环的密封机构中,所述凸环的截面和所述凹环的截面均呈锯齿形。
优选地,在上述的直流瓷绝缘子铁帽锌环的密封机构中,所述垫圈半周的宽度大于另半周的宽度。
优选地,在上述的直流瓷绝缘子铁帽锌环的密封机构中,所述垫圈底面为凹弧面,该凹弧面与直流瓷绝缘子的瓷件的伞面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密封机构采用齿环结构,通过多圈齿环的紧密啮合,使液体无法渗入,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直流瓷绝缘子金属与瓷件之间的密封性能,增强锌环对直流瓷绝缘子铁帽的保护效果。此外,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直流瓷绝缘子铁帽锌环的密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J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和图2示意性地表示了一实施例直流瓷绝缘子铁帽锌环的密封机构。如图1所示,本直流瓷绝缘子铁帽锌环的密封机构包括锌环3和垫圈4,锌环3包覆于直流瓷绝缘子铁帽1的底部,锌环3的底面包括内侧的密封面31和外侧的引导面32,密封面31和引导面3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密封面31设置有与锌环3同心的若干凹环31a;垫圈4设置于锌环3的密封面31与直流瓷绝缘子的瓷件5之间,垫圈4的上表面设置与该垫圈4同心的若干凸环41,垫圈4被挤压而发生形变,使若干凸环41与若干凹环31a紧密啮合。图1中的2表示水泥。
从剖视部分J中可以看出,若干凹环31a排列较紧,截面呈锯齿形,相应的,若干凸环41的截面也呈锯齿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45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线圈结构
- 下一篇:一种舞台灯光用多路数字传输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