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产茶昆虫的饲养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133543.1 申请日: 2013-03-22
公开(公告)号: CN203152280U 公开(公告)日: 2013-08-28
发明(设计)人: 刘健锋;杨茂发;胡吉凤;王方梅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7/033 分类号: A01K67/033
代理公司: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代理人: 李亮;程新敏
地址: 550025 贵州省贵***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昆虫 饲养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饲养装置,特别是一种产茶昆虫的饲养装置。

背景技术

虫茶是由鳞翅目昆虫幼虫取食白茶、三叶海棠、化香等植物叶后所产生的虫粪制成,虫茶并非真是茶,但目前却以药用茶或保健茶的形式出现,被誉为中国茶中奇珍,其风味独异、制作奇特,集营养、保健、食疗、药用于一体,是值得大力发掘的历史遗产之一。虫茶中富含钙、铁、锌等矿物营养元素,氨基酸种类齐全,特别是人体必需氨基酸,虫茶具有清凉止渴、解毒消肿、提神健胃、明目益思、散瘀止痛的功效,对腹泻、鼻血、牙龈出血及痔出血,均有治疗作用。虫茶主产于贵州、广西、云南、四川以及湖南部分地区,是当地侗族、苗族、彝族、土家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饮品,而现今逐步被普通民众所接受,市场需求量逐步增大,然而目前,虫茶生产以农户饲养为主,部分企业也在探索虫茶工厂化生产,农户虫茶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一般将盛有食料的编织袋或竹篓放在阁楼上或挂在墙上,一两年才收一次虫茶,生产效率极低,有的企业是将食料堆积在个密闭的库房内,用水管喷水保湿,生产方式极其粗犷,生产出的虫茶品质较差,而生产技术比较先进的企业则在产茶室内利用木盒饲养,人工喷水加湿,此种木盒饲养产茶昆虫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人工喷水加湿,难以控制湿度,导致食料和虫茶发霉,还有在木盒内食料已取食完毕,难以分离虫茶中的产茶昆虫等问题。由于产茶昆虫在饲养过程中对湿度要求较高,不能完全控制好湿度,是目前虫茶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产茶昆虫的饲养装置,它能解决产茶昆虫幼虫与虫茶难分离,以及湿度要求高难以控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是这样实现的:产茶昆虫的饲养装置,包括顶部为敞口结构的产茶盒,在产茶盒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侧窗,在产茶盒的内侧壁上设有两层滑轨,在每层滑轨上均设有一个食料盒,食料盒的底部为网孔结构;在产茶盒的顶部设有保湿盒,在保湿盒内设有带进水口的储水器,在储水器上连接有带阀门的输水管;保湿盒的底部为纱网,在纱网上铺设有保湿棉,输水管底部置于保湿棉上。

在产茶盒的侧面设有4个以上的通风调节孔。通风调节孔可制作为圆通孔结构,在通孔中设有纱布,外部采用可调节孔径的开关控制通气量,从而很好控制装置内湿度,使装置内湿度保持在产茶昆虫幼虫最佳生长速率的适宜范围内。

在食料盒的底部设有与滑轨对应的滑轮。减小食料盒与滑轨的摩擦。

在与保湿棉接触的输水管段上设有出水孔。提高水在保湿棉上的分布效果。

由于老熟幼虫有吐丝筑虫道的习惯,当下层食料盒中食料被取食殆尽后,即使有上层食料盒内食料的引诱,老熟幼虫一般也会选择待在虫道内化蛹,因此,采取人工捣碎成块虫茶的办法,破坏老熟幼虫的虫道,老熟幼虫在无虫道化蛹的情况下,将会爬到上层食料盒内取食和化蛹,当然此方法不能让老熟幼虫完全爬至上层食料盒,但可转移大部分虫源。当老熟幼虫转移后,再取出下层食料盒,对虫茶进行分筛。

产茶昆虫生长发育受各种因素影响,可能处于食料盒内表层的产茶昆虫幼虫生长发育快,其生长周期缩短,在绝大部分产茶昆虫还处于幼虫阶段时,表层产茶昆虫已发育为成虫,因此在设计食料盒底部的网孔结构时,因考虑其成虫产卵情况,从而获得大量虫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顶部保湿、双层食料盒的结构,在下层食料被取食殆尽时,向上层食料盒投放食料,引诱产茶昆虫幼虫爬至上层取食,以及方便成虫产卵;保湿盒通过控制输水管内水量,控制保湿棉的湿度,进而将整个装置内湿度控制在适于产茶昆虫的湿度范围内,极大提高产茶率既方便筛选虫茶,因此既能提高产茶昆虫成活率,又能确保装置内适宜的湿度,提高产茶昆虫产茶率和所产虫茶的品质,由于产茶昆虫幼虫对湿度特别敏感,保湿盒的纱网能有效防止幼虫爬至保湿盒内;本实用新型制作方便,成本低,可重复使用,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湿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35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