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笔记本散热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3153.4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7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姚文平;王薇;于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姜玉蓉;李洪福 |
地址: | 116035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记本 散热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笔记本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笔记本散热底座。
背景技术
笔记本是人们办公及日常生活的常见用品,由于人们长期使用笔记本电脑,使电脑内部的器件在不停的运行,导致笔记本电脑的背面温度过高,这样会使笔记本电脑运行慢,长期下去会缩短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的笔记本散热装置大多是在笔记本下面设计出散热底座,底座上设置有风扇,但是由于笔记本产生的热量大多数需要从排风口处排出,因此笔记本底部的风扇起到很小的散热作用。另外如果笔记本电脑产生大量的热量,不仅没有起到散热的作用,反而导致散热底座本省温度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笔记本散热底座,包括具有光滑上表面的散热板和风扇,所述风扇与散热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板具有多个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位于散热板的内部,所述散热板的内部还具有多个对所述散热板进行散热的涡轮风扇,所述风扇和涡轮风扇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散热板的侧面具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所述散热风道相通,所述散热板的侧面还具有USB接口线和用于使该笔记本散热底座同外部电源相连接的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与风扇和涡轮风扇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散热板的侧面、笔记本排风口处固定连接有显示散热板温度的温度计。
所述散热板的材料为石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记本散热底座,通过一种简单的结构解决了笔记本电脑的散热问题,该笔记本散热底座不仅对笔记本进行散热,而且自身具有散热功能,由于其结构简单,不仅便于生产,而且成本非常低廉,适于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散热板;2.散热风道;3.温度计;4.的涡轮风扇;5.风扇;6.散热孔;7.USB接口线;8.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所示的笔记本散热底座,包括散热板1和风扇5,该散热板1为一具有光滑上表面的石墨底板,所述风扇5与散热板1固定连接,在散热板1的内部具有多个散热风道2和涡轮风扇4,该涡轮风扇4与风扇5电连接,在散热板1的侧面具有多个散热孔6,散热孔6与散热风道2相通,散热板1的侧面还具有USB接口线7和电源线8,电源线8接通后,风扇5和涡轮风扇4开始进行散热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1的侧面、笔记本排风口处固定连接有显示散热板1温度的温度计3,当温度计3显示笔记本排风口处以及散热板1的温度过高时,用户就可以接通电源线8使该笔记本散热底座开始工作,当温度计3显示温度将下来后,用户可以断开电源线8或者将USB接口线7与笔记本电脑断开连接。
进一步的,该笔记本散热底座的材料为石墨,石墨具有耐高温,膨胀系数小,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笔记本散热底座,在笔记本电脑的排风口处设计出风扇5对笔记本电脑进行散热处理,并且该散热底座由石墨制成,本身具有耐高温散热速度快的功能,在对笔记本进行散热的同时,由于该散热底座结构上具有散热风道2和散热孔6,从而完成了自身的散热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31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