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酯光学膜挤出机节电自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3145.X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2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琳庆;王涛;李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胜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92 | 分类号: | B29C47/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 光学 挤出机 节电 自动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机控制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酯光学膜挤出机节电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聚酯光学膜挤出机是单螺杆双螺线型挤出机,通过一个高效的电加热和循环水冷却机壳的双螺线将干燥的切片熔融。挤出后的熔体首先进行预过滤,滤掉切片中粗大杂质,避免伤害计量泵,再通过计量泵进行精确计量,计量后的熔体再经精过滤器滤掉熔体中细小杂质后送至T型模头急冷铸成膜片,在熔体到达模头之前的管线内布有静态混合器,将熔体压力及熔体温度混合均匀从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挤出机运行过程中,容易造成设备损耗,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用电量很大,据统计能量损失高达15%~35%。由于挤出机的用电量主要消耗在电加热上,因此对系统在运行中采取措施加以限制和保护,是提高用电效率的前提,同时也是聚酯光学膜挤出机用电节能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聚酯光学膜挤出机节电自动控制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安装在聚酯光学膜挤出机模头之前管线内的温度传感器、稳压电源、电阻、电容、集成块、三极管、光耦和可控硅,三相电源的三相线分别通过三个可控硅的阴阳极与电加热器的接线端相连接。所述三相电源中的任意两相线与稳压电源的两输入端相连接,稳压电源的正输出端与集成块的4脚、集成块的8脚、第一电阻的一端及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通过温度传感器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及第三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及集成块的7脚相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集成块的2脚、集成块的6脚及第一电容的正极相连接,集成块的5脚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接,集成块的3脚与第一光耦的正输入端、第二光耦的正输入端及第三光耦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光耦的两输出端连接在第一可控硅的阳极及控制极上,第二光耦的两输出端连接在第二可控硅的阳极及控制极上,第三光耦的两输出端连接在第三可控硅的阳极及控制极上;所述第一光耦的负输入端、第二光耦的负输入端、第三光耦的负输入端、第一电容的负极、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及集成块的5脚连接一起后,与稳压电源的负输出端相连接。
其中,所述集成块为时基集成电路。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敏电阻。所述稳压电源的输入电压为交流380V,其输出电压为直流9—15V。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设计合理、电路简单、抗干扰性强、动作可靠等优点。其能自动自动调整设备能量,使设备始终在最佳效率下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聚酯光学膜挤出机节电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聚酯光学膜挤出机模头之前管线内的温度传感器M、稳压电源DC、电阻R1—R3、电容C1、C2、集成块IC、三极管T1、T2、光耦G1、G2、G3和可控硅K1、K2、K3,三相电源的三相线A、B、C分别通过三个可控硅K1、K2、K3的阴阳极与电加热器D的接线端相连接。所述三相电源中的任意两相线(图中为A、B两相)与稳压电源DC的两输入端相连接,稳压电源DC的正输出端与集成块IC的4脚、集成块IC的8脚、第一电阻R1的一端及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流量传感器M与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及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及集成块IC的7脚相连接,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相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集成块IC的2脚、集成块IC的6脚及第一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集成块IC的5脚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接,集成块IC的3脚与第一光耦G1的正输入端、第二光耦G2的正输入端及第三光耦G3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光耦G1的两输出端连接在第一可控硅K1的阳极及控制极上,第二光耦G2的两输出端连接在第二可控硅K2的阳极及控制极上,第三光耦G3的两输出端连接在第三可控硅K3的阳极及控制极上;所述第一光耦G1的负输入端、第二光耦G2的负输入端、第三光耦G3的负输入端、第一电容C1的负极、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及集成块IC的1脚连接一起后,与稳压电源DC的负输出端相连接。其中,所述集成块IC为时基集成电路,其型号可采用NE555。所述传输信号传感器M为脉冲信号式传感器,所述稳压电源DC的输入电压为交流380V,其输出电压为直流9—15V。
运行时,信号温度传感器M输出相应的信号,控制集成块IC的振荡频率,从而控制电加热器的输入电压,达到节能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胜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胜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31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