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用聚光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3000.X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8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冯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冲 |
主分类号: | G02B3/12 | 分类号: | G02B3/12;F21V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 能用 聚光 透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镜,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用聚光透镜,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和永不衰竭的新能源,随着太阳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对太阳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光伏发电领域,太阳能的应用一直得不到大量的推广,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过低。
在现有技术中,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的主要方法就是使用透镜的方式进行太阳能的聚光,但是由于透镜直径大、焦距远,聚光效果并不好;另外,透镜的制造成本高、工艺复杂,更限制了太阳能在光伏发电领域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聚光性能好、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的聚光透镜。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用聚光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的外壳,以及填满前述外壳内部的透明液体;前述外壳具有两个聚光面,前述聚光面向外凸起,且每个聚光面为一个菲涅尔透镜。
前述的太阳能用聚光透镜,其特征在于,前述外壳由高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或者由透明的聚烯烃材料制成。
前述的太阳能用聚光透镜,其特征在于,前述聚烯烃外壳采用一体注塑成型。
前述的太阳能用聚光透镜,其特征在于,前述透明液体包括:水、酒精。
前述的太阳能用聚光透镜,其特征在于,前述外壳呈扁球形,直径为500-600mm;或者,前述外壳呈矩形或者正方形。
前述的太阳能用聚光透镜,其特征在于,前述外壳的厚度为1-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结构简单,方便制造;外壳由两个向外凸起的聚光面组成,且内部填满透明液体,此种结构可以达到和凸透镜一样的聚光效果,但是工艺更为简单,并且制造成本大为降低;外壳采用菲涅尔透镜,不仅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克服了透镜聚光效果不好的缺点,从而提高了对太阳能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聚光透镜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聚光透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聚光透镜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外壳,2-透明液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用聚光透镜包括:封闭的外壳1,以及填满外壳1内部的透明液体2。具体的,外壳1具有两个聚光面,聚光面向外凸起,且每个聚光面为一个菲涅尔透镜。
本实用新型的聚光透镜,其制作过程为:首先制作外壳1,外壳1上留一小孔(未图示)用于注入透明液体,待透明液体填满外壳1内部的空间后,再将外壳1进行密封,即成。此种结构可以达到和凸透镜一样的聚光效果,但是工艺更为简单,并且制造成本大为降低。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外壳1由高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不仅具有较好的透光率和聚光效果,而且价格低、易于机械加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外壳1还可以由透明的聚烯烃材料制成,不仅价格低廉、综合性能优良,而且容易加工成型。
更为优选的是,聚烯烃外壳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生产效率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聚光透镜中,外壳1内部填满了透明液体2,透明液体的作用是折射太阳光,所以,无论其是何种液体,只要透明均可以,优选来源广、造价低的水和酒精。
为了简化结构、方便制造,聚光透镜的外壳可以采用扁球形,其还可以采用矩形、正方形等较为规整的形状,参照图3。
若外壳采用扁球形,其直径优选500-600mm,方便搬运与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厚度为1-2mm。较薄的外壳有利于聚光透镜汇聚到更多的太阳能,从而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聚光透镜可用来制作聚光器,用于光伏、光热发电和集中供热等方面。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冲,未经冯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30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