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自移机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2815.6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5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程东平;崔成春;宋小辉;王兴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盛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1/12 | 分类号: | B65G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2058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机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井中的运输装置,尤指一种液压自移机尾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矿的采煤工作面上与转载机相接的皮带机,随着转载机的向前推进,皮带机的机尾要相应移动位置。现有移动皮带机机尾的方式是用回柱绞车牵引的方式。使用时,需要设置两个滑子,至少需要配备绞车操作工、把钩工、信号工、放警戒人员和跟班人员。使用该回柱绞车存在以下缺点:
1、皮带机每天都需要使用回柱绞车牵引,需要重复进行固定滑子、吐绳、钩头和皮带机尾的连接固定、放警戒操作等一系列工作,长时间如此,无形中使工作量增大;
2、皮带机尾的移动至少需要5个人操作,致使人工投入多;
3、从回柱绞车到转载机头的最大距离为115米,在该巷道区域内,要求放好警戒,在该区域内不得进行交叉作业,不得在此区域内行人,给其他相关工作带来了不便;
4、安全性差:(1)使用回柱绞车牵引,牵引钢丝绳可能会由于刮卡拉倒别的物件,也可能由于出现破丝断股、锈蚀,或者刮卡,牵引力急剧增大,引起钢丝绳断裂,造成伤人事故;(2)回柱绞车操作司机距离皮带机尾最远,通过哨声传递信号,由于信号的发出和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信号的清晰与否可能会导致机尾牵引过量,形成转载机头悬空现象。
由于上述缺陷的存在,一直制约着综采工作面皮带机尾移动的工作,影响该工作的安全保障和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自移机尾装置,其通过机械化操控实现自身移动,从而使皮带机尾移动,其省去了人工操作,工作效率高,使用安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包括从前向后依次连接在一起的机头、道轨和机尾,皮带输送机的皮带安装在机头、道轨和机尾上,所述道轨的上表面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可前后滑动且与转载机头部连接在一起的小车,所述小车的左、右侧分别与推移缸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推移缸的另一端分别与机头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推移缸与液压控制系统连接,两个所述推移缸提供的伸缩力大于转载机向前拉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且小于转载机向后推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液压自移机尾装置,其中所述机头的底面设有贯通其左、右面的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内的左、右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滑套,两个所述第一滑套内分别连接有竖直向放置的前抬起缸,两个所述前抬起缸的下端分别连接第一铰接座,两个所述第一铰接座的底面支撑在地面上,所述机尾的底面设有贯通其左、右面的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二开口槽内的左、右侧分别安装有第二滑套,两个第二滑套内分别连接有竖直向放置的后抬起缸,两个后抬起缸的下端分别连接第二铰接座,两个第二铰接座的底面支撑在地面上,所述前、后抬起缸均与液压控制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液压自移机尾装置,其中两个所述第一铰接座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一左右缸的一端连接,两个第一左右缸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开口槽的内腔前、后壁,两个第二铰接座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二左右缸的一端连接,两个第二左右缸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第二开口槽的内腔前、后壁,所述第一、二左右缸均与液压控制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液压自移机尾装置,其中所述机头的前端连接有导架,所述导架的前端安装有第一平托辊、第二平托辊,所述导架的上面前、后部分别安装有第一、二缓冲托辊,所述机头的上面安装有第三平托辊,所述机尾的前、后部分别安装有第一、二改向滚筒,所述皮带输送机的尾部皮带由下向上依次经过第一平托辊的下辊面、第二平托辊的上辊面、第三平托辊的下辊面、第二改向滚筒、第一改向滚筒、第二缓冲托辊和第一缓冲托辊。
本实用新型液压自移机尾装置,其中所述导架与机头的左侧之间及右侧之间分别连接调角缸,所述机头高于导架,各所述调角缸均与液压控制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液压自移机尾装置,其中所述小车的下面左、右侧分别设有两个滑轮,各所述滑轮的外缘分别设有环形槽,四个所述滑轮通过环形槽滑动安装在两个轨道上,所述小车的上表面垂直连接有上端敞口的长方体箱式顶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盛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凯盛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28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