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分子建筑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2656.X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0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赵新明;徐来清;杨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新明 |
主分类号: | E04G9/05 | 分类号: | E04G9/05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互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4 | 代理人: | 鲍子玉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渭***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分子 建筑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分子建筑模板。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
现有的建筑模板有钢模板、木工板以及竹胶板,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木方,因木方的木质属性,周转5-7次就成为废品,无法回收利用,周转次数少,需要大量采伐森林资源,成本高;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吸水,不宜脱模,需刷脱模剂进行脱模,增加劳动强度,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因此,发明一种环保、成本低、方便使用的建筑模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能、环保、重复利用效果好、方便使用的高分子建筑模板。
为了达到以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分子建筑模板,所述高分子建筑模板的横截面包括基板以及垂直于所述基板设置的延伸板;
所述延伸板的数量大于等于1。
优选的,所述基板为方形板。
优选的,所述延伸板为方形板。
优选的,所述高分子建筑模板的横截面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两端分别设有朝向相同方向设置的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之间设有等间距的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与所述第一延伸板朝向相同的方向。
为了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还包括与所述高分子建筑模板相匹配的PVC堵头。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高分子建筑模板的横截面包括基板以及垂直于所述基板设置的延伸板,结构简单,拼接简单,容易脱模,无需使用脱模剂,降低成本;(2)所述延伸板的数量大于等于1,满足不同的需求;(3)采用高分子建筑模板代替木方、木工板以及竹胶板节能、环保、周转使用可达50次左右、损坏后可百分百回收,回收后可再次生产利用,重复利用效果好,节约资源;(4)所述基板以及延伸板均采用方形板,生产工艺简单,实用性广;(5)所述高分子建筑模板还包括与之相匹配的PVC堵头,在施工时起到防止混凝土进入,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分子建筑模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高分子建筑模板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PVC堵头与高分子建筑模板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分子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由图1以及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高分子建筑模板1的横截面包括基板11以及垂直于所述基板11设置的延伸板12。
所述延伸板12的数量大于等于1。
所述基板11以及所述延伸板12均为方形板。
所述基板11的两端分别设有朝向相同方向设置的第一延伸板121,所述第一延伸板121之间设有等间距的第二延伸板122,所述第二延伸板122与所述第一延伸板121朝向相同的方向。
由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高分子建筑模板还可以设有相匹配的PVC堵头13,用于防止混泥土在施工过程中进入高分子建筑模板中,延长其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应用本实用新型的高分子建筑模板,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高分子建筑模板的横截面包括基板以及垂直于所述基板设置的延伸板,结构简单,拼接简单,容易脱模,无需使用脱模剂,降低成本;(2)所述延伸板的数量大于等于1,满足不同的需求;(3)采用高分子建筑模板代替木方、木工板以及竹胶板节能、环保、周转使用可达50次左右、损坏后可百分百回收,回收后可再次生产利用,重复利用效果好,节约资源;(4)所述基板以及延伸板均采用方形板,生产工艺简单,实用性广;(5)所述高分子建筑模板还包括与之相匹配的PVC堵头,在施工时起到防止混凝土进入,延长其使用寿命。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分子顶板,所述高分子顶板2为空心的方形板,所述高分子顶板2的两端设有与之相匹配的堵头3,防止施工过程中有混凝土灌入。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新明,未经赵新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26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