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能热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2598.0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2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袁野;刘众;李照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宏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7/00 | 分类号: | F25B7/00;F25B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热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能加热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将冷凝器产生的热量转移到蒸发器进行化霜的空气能热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空气能热水器除霜技术主要有“自然除霜”、“水冲霜”、“电加热除霜”、“逆循环除霜”和“热气旁通除霜”等。“自然除霜”是最简单的方式,利用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使蒸发温度达到零度以上,不消耗额外的能量,但除霜时系统无法工作,且除霜时间较长,当气温降到零度以下时,无法采用这种方式除霜;“水冲霜”是在冷却盘管、肋片表面淋水以加热管道,这种方式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把霜除去,但对水资源浪费较大,而且当温度较低时会出现结冰等现象;“电加热除霜”在小型装置上广泛采用,但是耗电量较大;“逆循环除霜”会影响到热水的供应,而且会损伤仪器的寿命;“热气旁通除霜”将影响水的加热效果,并易产生压缩机液击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能热水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能热水装置,包括压缩机、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膨胀阀、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风扇、导气管道、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第四三通阀、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管路。
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分别与第一蒸发器的两端连通,第三三通阀、第四三通阀分别与第二蒸发器的两端连通。
压缩机的排气口、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膨胀阀、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第四三通阀、压缩机的吸气口之间通过管路依次连通。
第二冷凝器和风扇依次位于导气管道的入口位置。
导气管道的末端设有并联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位于第一蒸发器的外侧,第一出风口的管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出风口位于第二蒸发器的外侧,第二出风口的管道上设有第二电磁阀。
第一传感器设于第一蒸发器上,第二传感器设于第二蒸发器上。
控制器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控制器向风扇、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和第四三通阀发送控制信号。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冷凝器和双蒸发器的形式,将其中一个冷凝器产生的热量通过导气管道转移到蒸发器上进行化霜,控制器接收温度传感器检测双蒸发器上的温度信号后通过三通阀控制双蒸发器的工作模式。当环境温度高于零度时,双蒸发器串联工作,效率最高;当环境温度低于零度时,双蒸发器交替工作,在除霜的过程中保证系统的运作,充分利用了空气能热水装置产生的能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气液分离器,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气液分离器与第一冷凝器的一端连通。由此,气液分离器可以将制冷剂的气液分离,防止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导致液击,损害压缩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过滤器,膨胀阀的一端通过过滤器与第二冷凝器的另一端连通。由此,过滤器可以过滤制冷剂中的杂质和水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可以是盘旋式冷凝器。由此,可以高效地传递热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可以是翅片式蒸发器。。由此,可以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空气能热水装置的结构连接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空气能热水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空气能热水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空气能热水装置的结构连接图。
如图1所示,空气能热水装置包括压缩机1、第一冷凝器2、第二冷凝器3、膨胀阀4、第一蒸发器5、第二蒸发器6、风扇7、导气管道8、第一电磁阀9、第二电磁阀10、第一三通阀11、第二三通阀12、第三三通阀13、第四三通阀14、第一温度传感器15、第二温度传感器16、控制器17和管路18。此外,还可以包括气液分离器19和过滤器20。其中,第一三通阀11、第二三通阀12分别与第一蒸发器5的两端连通,第三三通阀13、第四三通阀14分别与第二蒸发器6的两端连通,压缩机1的排气口、第一冷凝器2、第二冷凝器3、膨胀阀4、第一三通阀11、第二三通阀12、第三三通阀13、第四三通阀14、压缩机1的吸气口之间通过管路18依次连通。具体是:
压缩机1的排气口通过管路18和气液分离器19与第一冷凝器2的一端连通。
第二冷凝器3的一端通过管路18与第一冷凝器2的另一端连通。
过滤器20的一端通过管路18与第二冷凝器3的另一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宏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宏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25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