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用轮毂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32146.2 | 申请日: | 2013-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6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方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众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B27/00 | 分类号: | B60B2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轮毂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毂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轮毂又叫轮圈。根据不同车型的特征和需求,轮毂表面处理工艺也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大致可分为烤漆和电镀两种。普通车型的轮毂在外观上考虑的较少,散热性好是一项基本要求,工艺上基本采用烤漆处理,即先喷涂然后电烤,成本比较经济而且颜色靓丽、保持时间长久,即使车辆报废了,轮毂的颜色依旧不变。
轮毂按材质可以分为二大类:1、钢轮毂:主要优点是制造工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抗金属疲劳能力强。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如重量大,惯性阻力大,散热性较差等等;2、合金轮毂:其优点是重量轻,制造精度高,强度大,惯性阻力小,散热能力强,视觉效果好等等,缺点是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合金轮毂多以铝为基本材料,适当加入锰、镁、铬、钛等金属元素而成。与钢轮毂相比,合金轮毂具有节能、安全、舒适等特点,所以越来越多的汽车已经把合金轮毂列为标准配置。
由于目前环境浸染比较严重,经常会出现酸雨等现象,汽车行驶中常常会遇到有腐蚀性的污泥或水坑,汽车轮毂表面容易受到腐蚀,电镀层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汽车用轮毂单元,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汽车轮毂表面容易受到腐蚀,电镀层容易脱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汽车用轮毂单元,包括金属轮毂1,在金属轮毂1外侧面有金属陶瓷层2,金属陶瓷层2的厚度为30-120微米。优选的是:金属陶瓷层2的厚度为56-78微米。更优选的是:金属陶瓷层2的厚度为64-73微米。
本实用新型在金属轮毂的外表面喷涂有金属陶瓷层,使得轮毂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能,金属陶瓷层不容易脱落,提高了轮毂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金属轮毂1,金属陶瓷层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汽车用轮毂单元,包括金属轮毂1,在金属轮毂1外侧面有金属陶瓷层2,金属陶瓷层2的厚度为30-120微米。金属陶瓷层2的厚度为67.8微米。
金属陶瓷为了使陶瓷既可以耐腐蚀又不容易破碎,人们在制作陶瓷的粘土里加了些金属粉,因此制成了金属陶瓷。金属基金属陶瓷是在金属基体中加入氧化物细粉制得,又称弥散增强材料。主要有烧结铝(铝-氧化铝)、烧结铍(铍-氧化铍)、TD镍(镍-氧化钍)等。金属陶瓷由一种或几种陶瓷相与金属相或合金所组成的复合材料。广义的金属陶瓷还包括难熔化合物合金、硬质合金、金属粘结的金刚石工具材料。金属陶瓷中的陶瓷相是具有高熔点、高硬度的氧化物或难熔化合物,金属相主要是过渡元素(铁、钴、镍、铬、钨、钼等)及其合金。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仪仪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众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众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21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