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恒压式水管增压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1895.3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1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永;王洪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永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714 黑龙江省大庆***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压式 水管 增压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管增压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恒压式的水管增压泵。
背景技术
增压泵,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增压的泵,其用途主要有热水器增压用、高楼低水压、桑拿浴、洗浴等加压用、公寓最上层水压不足的加压、太阳能自动增压用等等。
普通增压泵的工作原理是:先将增压泵内充满液体,然后启动离心泵,叶轮快速转动,叶轮的叶片驱使液体转动,液体转动时依靠惯性向叶轮外缘流去,同时叶轮从吸入室吸进液体,在这一过程中,叶轮中的液体绕流叶片,在绕流运动中液体作用一升力于叶片,反过来叶片以一个与此升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作用于液体,这个力对液体做功,使液体得到能量而流出叶轮,这时液体的动能与压能均增大。
而气液增压泵工作原理类似于压力增压器,对大径空气驱动活塞施加一个很低的压力,当此压力作用于一个小面积活塞上时,产生一个高压。通过一个二位五通气控换向阀,增压泵能够实现连续运行。由单向阀控制的高压柱塞不断的将液体排出,增压泵的出口压力大小与空气驱动压力有关。当驱动部分和输出液体部分之间的压力达到平衡时,增压泵会停止运行,不再消耗空气。当输出压力下降或空气驱动压力增加时,增压泵会自动启动运行,直到再次达到压力平衡后自动停止。采用单气控非平衡气体分配阀来实现泵的自动往复运动,泵体气驱部分采用铝合金制造。接液部分根据介质不同选用碳钢或不锈钢。一般泵都有进气、排气两个口,在进气口能产生低于常压(即大气压)气压的叫“负压”;在排气口能产生高于常压气压的叫“正压”;比如常说的真空泵就是负压泵,增压泵就是正压泵。正压泵跟负压泵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气体流向,负压泵是外部气体被吸入到抽气嘴;正压是从排气嘴喷出去;比如气压的高低等。
但是目前的水管增压泵结构简单,增压后压力不稳定,造成使用时要不水花四溅,要不没水,所以其恒压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目前所有市场上在售的增压泵均没有此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恒压式水管增压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上述的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恒压式水管增压泵,其主要构造有:离心泵壳、叶轮机、抽水口、进水口、缸体、弹簧、压强调整旋钮、出水口、滑动变阻器、火线、零线、触停开关、活塞、触点,所述的离心泵壳内安装有叶轮机,离心泵壳下端开有抽水口,上端开有进水口,进水口与缸体相贯通连接,缸体内顶端固定有弹簧,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活塞上,活塞一侧设有触点,触点与触停开关相匹配;
叶轮机)电源输入端设有火线、零线, 火线通过滑动变阻器后再外接电源。
上述的缸体一侧设有出水口。
上述的缸体另一侧设有压强调整旋钮。
上述的抽水口接入市政给水管。
本实用新型恒压式水管增压泵与普通的增压泵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叶轮机的运转功率与缸内压力成反比,且这个过程是全自动、直线变化、可逆可循环的;实现了稳压、恒压的目的;防止了在使用时造成要不水花四溅,要不没水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恒压式水管增压泵缸体处于低压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恒压式水管增压泵缸体处于高压时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离心泵壳,2-叶轮机,3-抽水口,4-进水口,5-缸体,6-弹簧,7-压强调整旋钮,8-出水口,9-滑动变阻器,10-火线,11-零线,12-触停开关,13-活塞,14-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恒压式水管增压泵,其主要构造有:离心泵壳1、叶轮机2、抽水口3、进水口4、缸体5、弹簧6、压强调整旋钮7、出水口8、滑动变阻器9、火线10、零线11、触停开关12、活塞13、触点14,所述的离心泵壳1内安装有叶轮机2,离心泵壳1下端开有抽水口3,上端开有进水口4,进水口4与缸体5相贯通连接,缸体5内顶端固定有弹簧6,弹簧6另一端固定在活塞13上,活塞13一侧设有触点14,触点14与触停开关12相匹配;叶轮机2电源输入端设有火线10、零线11, 火线10通过滑动变阻器9后再外接电源。
所述的缸体5一侧设有出水口8。
所述的缸体5另一侧设有压强调整旋钮7。
所述的抽水口3接入市政给水管。
下面针对这个实施过程做一个解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永,未经李志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18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站高压室通风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泵用辅助自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