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铁多功能折叠作业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1808.4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9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淼;闫玉池;苗健美;张兵;邓小波;徐英强;谢立强;周乐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10003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多功能 折叠 作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铁多功能折叠作业车。
背景技术
地铁作业车是地铁洞壁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大多地铁作业车存在如下缺陷:1、本身较为笨重,使用不方便、移动时浪费人力。2、使用时易于翻倒,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铁多功能折叠作业车,它具有重量较轻且使用安全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地铁多功能折叠作业车,其放置于具有下凹槽面的钢轨上,该地铁多功能折叠作业车包括底盘,该底盘上通过折叠装置连接有车身,所述底盘的两侧均设有和该钢轨的下凹槽面相配的防倾倒卡轮,且该防倾倒卡轮连接有锁紧装置,同时,该底盘、折叠装置、车身均为铝合金材料制备。
所述折叠装置包括呈“X”形铰连在一起的第一架和第二架,且该第一架的两端分别铰连在该底盘的后侧和该车身的前侧,该第二架的下端通过滑行装置和底盘连接、上端顶在该车身的下部,同时,该折叠装置包括有和该第二架相配的伸缩带,且该伸缩带配有手柄。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1、重量轻。本发明的地铁多功能折叠作业车中底盘、车身等主要部件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备,从而整体重量较轻。2、使用安全。该底盘两侧的防倾倒卡轮在作业车工作过程中卡在钢轨的下凹槽面内,从而作业人员可在运行中作业,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且车身不会倾倒,较为安全。3、使用方便。折叠装置采用剪切式结构,仅需旋转手柄即可快速实现折叠装置的动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0、底盘,11、锁紧装置,12、防倾倒卡轮,13、滑行装置;21、第一架,22、第二架,23、伸缩带,24、手柄;30、车身。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所示:地铁多功能折叠作业车,其放置于具有下凹槽面的钢轨上。具体的说,该地铁多功能折叠作业车包括底盘10,该底盘10上通过折叠装置连接有车身30。该底盘10的两侧均设有和该钢轨的下凹槽面相配的防倾倒卡轮12,且该防倾倒卡轮12连接有锁紧装置11。即,使用时防倾倒卡轮12卡在钢轨的下凹槽面内,且通过该锁紧装置11防止该防倾倒卡轮12自行从该下凹槽面内脱出,从而避免了该地铁多功能折叠作业车出现倾倒。同时,该底盘10、折叠装置、车身30均为铝合金材料制备。这样,有效降低了该地铁多功能折叠作业车的整体重量。
优化的,该折叠装置包括呈“X”形铰连在一起的第一架21和第二架22,且该第一架21的两端分别铰连在该底盘10的后侧和该车身30的前侧,该第二架22的下端通过滑行装置13和底盘10连接、上端顶在该车身30的下部。同时,该折叠装置包括有和该第二架22相配的伸缩带23,且该伸缩带23配有手柄24。其中,所谓该第二架22和该伸缩带23相配,指的是该伸缩带23的一端固定、中间呈“Z”字形的依次绕过该第二架22的上部和下部、另一端能够被拉动。即,该手柄24旋转后,该伸缩带23或收紧或伸长,从而该第一架21和第二架22的夹角出现变化,进而该车身30或升高或降低。这样,通过较为简单的操作即可实现该地铁多功能折叠作业车的高度变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18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向架翻身装备
- 下一篇:铝合金单桅柱防倾支撑的高空作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