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速冻隧道入口处的物料梳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1526.4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2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呼英俊;王永强;王宇晨;朱晓芳;呼雅杰;孟培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宽达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C25/00 | 分类号: | A22C25/00;A23B4/06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孙春玲 |
地址: | 3003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速冻 隧道 入口处 物料 梳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冻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速冻隧道入口处的物料梳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淡水水产养殖水面最多的国家之一,淡水水产品产量也居世界首位。近十年来,我国淡水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2010年,我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约2600万吨,大宗淡水鱼(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鲂)产量约1820万吨,占全国淡水养殖总产量70%的份额。但是,我国淡水鱼加工所占的比例相当低,基本上依靠鲜销,在一些重点养鱼地区,产销矛盾突击,巳出现滞销现象。为了提高其深加工的力度,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冷冻鱼糜为材料制作鱼丸,对于充分利用水产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加工冷冻鱼丸时,需要经过速冻隧道,从上一环节出来的冷冻鱼丸,排列较为混乱,多个鱼丸会粘连在一起,在经过速冻隧道时,容易将多个鱼丸冷冻到一起,给后续工序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影响冷冻鱼丸的生产效率以及冷冻鱼丸的冷冻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有效分离粘连在一起的物料且提高生产效率的速冻隧道入口处的物料梳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速冻隧道入口处的物料梳理装置,包括料斗、第一梳理间隔柱连接板、第二梳理间隔柱连接板、联接支架,料斗位于速冻隧道的输送网带的上方,所述联接支架固定在输送网带的上方,第一梳理间隔柱连接板、第二梳理间隔柱连接板依次固定在联接支架上,且第一梳理间隔柱连接板、第二梳理间隔柱连接板均位于速冻隧道的入口与料斗之间,第一梳理间隔柱连接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梳理间隔柱,第二梳理间隔柱连接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二梳理间隔柱,且第一梳理间隔柱与第二梳理间隔柱相互错位。
进一步,所述第一梳理间隔柱连接板上的相邻两个第一梳理间隔柱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梳理间隔柱连接板上的相邻两个第二梳理间隔柱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所述料斗的开口处设有料斗开口闸板,所述料斗开口闸板与旋转手轮通过提升丝杠连接。
进一步,所述料斗开口闸板(3)的下端为圆弧形。
进一步,第一梳理间隔柱连接板上的相邻两个第一梳理间隔柱之间的距离和第二梳理间隔柱连接板上的相邻两个第二梳理间隔柱之间的距离分别是物料直径的2倍。
进一步,第一梳理间隔柱与第二梳理间隔柱相互居中错位。铺在输送网带上的物料先后经过两级梳理板,更好的实现了物料的分离,且实现了输送网带上两两相邻的物料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后进入速冻隧道的目的。
进一步,第一梳理间隔柱与第二梳理间隔柱的高度分别为物料直径的1.5倍。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料斗内加入物料,物料先后经过两级梳理板后,使粘连在一起的物料相互分离,使物料更加有序的进入速冻隧道,从而减少物料相互粘连的可能性,使物料后续冷冻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速冻隧道入口处的物料梳理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速冻隧道入口处的物料梳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输送网带;2、料斗;3、料斗开口闸板;4、提升丝杠;5、旋转手轮;6、第一梳理间隔柱;7、第一梳理间隔柱连接板;8、第二梳理间隔柱;9、第二梳理间隔柱连接板;10、速冻隧道;11、联接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宽达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宽达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15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茶机炒板固定脚
- 下一篇:车载风送式喷雾机可调式风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