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极片软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1182.7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0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龙翔;叶凯;官洞山;张燕刚;宾建军;刘修才;胡善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倍特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林俭良;张秋红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软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镍氢电池的制作,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池极片软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资讯产业蓬勃发展,在迈入电子、资讯、通讯“3C”时代后,电子产品朝着“短、小、轻、薄”的趋势发展,作为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电池,其重要性也越来越显著。
镍氢电池属二十一世纪世界十大高技术之一,在移动通讯、电动工具、电动玩具、以及电动车等领域将得到广泛运用,是处于稳定发展中的朝阳产业。
由于通过对辊机压制出来的正极片较硬,而极组需要卷绕后入壳,所以需要通过软化机来让极片变得柔软,且有幅度。但生产在批量软化时,极片上的浮粉容易遗留在机器上面,导致后续极片浮粉较多,影响电池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池极片软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电池极片软化设备,包括用于软化电池极片的软化装置以及用于将电池极片送入及送出所述软化装置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包括与电池极片相接触的表面;其特征在于,该电池极片软化设备还包括吸尘滚刷,该吸尘滚刷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软化装置之外,并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所述表面相配合,以吸附所述表面上的浮粉。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带呈环形,并可顺时针/逆时针方向转动地安装,所述表面为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二输送带,该第二输送带呈环形,并可逆时针/顺时针方向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下方;该第二输送带上侧与所述第一输送带下侧紧邻,界定出所述的一个电池极片传送区。
优选的,所述电池极片传送区位于所述软化装置内。
优选的,所述吸尘滚刷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侧。
优选的,所述吸尘滚刷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侧靠近所述软化装置的出口处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吸尘滚刷被动地转动安装于所述软化装置之外。
优选的,所述吸尘滚刷包括刷头,所述刷头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软化装置之外,所述刷头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侧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带上设有将吸附下的浮粉回收的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相对所述吸尘滚刷设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传送方向的下游。
优选的,所述回收装置包括刮片和回收槽,所述刮片与所述表面紧密配合,所述回收槽设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内侧且位于所述刮片下方。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极片软化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针对批量软化极片遗留浮粉在传送带上的问题,通过在软化装置上端加放一个吸尘滚刷,通过吸尘滚刷不断旋转和传送带的摩擦,吸附浮粉,改善浮粉对极片造成的低压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池极片软化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池极片软化设备的出口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池极片软化设备软化装置以及输送装置工作运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图3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极片软化设备实施例中,包括机体10、及设于机体10上的软化装置20以及输送装置30。机体10包括两相对平行设置的侧壁11,在侧壁11上对称的设有安装软化装置20及其他轴体的若干安装座12。软化装置20用于软化电池极片50,输送装置30用于将电池极片50送入及送出软化装置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倍特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倍特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11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扇盒及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圆柱形电池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