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物草料打包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30579.4 | 申请日: | 2013-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3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 发明(设计)人: | 郭孝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瀚宁 |
| 主分类号: | B65B27/12 | 分类号: | B65B27/12;B65B1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2360 重庆市大足***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草料 打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包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植物草料打包器。
背景技术
植物、草本包括水陆树枝、荆棘、灌木草本等具有根、干、叶、花、果、皮能够光合作用结构等植物,都是一种普遍却又容易被浪费的资源,可分类应用于牲畜饲料、造纸、提炼化工原料、柴禾、气化成燃气、农家肥料等,是可持续发展的多用途资源植物草料。目前,在很多国内外农村、牧区及造纸行业等的原料厂,大多采用散植物草料堆垛,植物草料垛占用面积大,不利于植物草料的运输和存储,或用手工及一些简单的捆绑打包,不仅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所打出来的植物草料包密度小,规格不一致,运输过程中易散落,在国内外草原、农林场地区,有大型机械化的植物草料打包机械,不过大型机械化的植物草料打包机械整体笨重,而且使用成本高昂,在国内外各地区因地形等环境差异的情况下,不具经济适用普及推广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植物草料打包器,其具有结构简单、整体精巧,易于携带组装普及推广使用,能打出密度高且规格一致的植物草料包;便于植物草料的运输储存加工利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植物草料打包器,包括装料箱、压板、螺旋杆、引线杆和支撑架,装料箱的底面板边缘与壁面板周缘铰接,装料箱的壁面板上边缘设有销孔,装料箱闭合后通过销轴固定;装料箱的两相邻壁面板连接处外侧设有脚套;装料箱的底面板内面和两个相对的壁面板内面设有引线槽;装料箱上方设置压板,压板下表面设有与引线槽相应的穿线槽,压板上表面的中央与转接件连接,转接件与螺旋杆的下端连接,螺旋杆的上端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架的顶中央设有供螺旋杆穿过的带螺纹通孔;支撑架四周设有支脚,所述支脚一端均与支撑架的顶中央铰接,支脚的另一端均铰接有骨架,形成折叠伞架状,骨架与套脚铰接,套脚伸入到脚套内固定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捆绳沿着装料箱上的引线槽布置好,闭合装料箱,在装料箱的面板上插入销轴,固定装料箱,支撑架的套脚通过脚套固定在装料箱上,使装料箱与支撑架成为一体,并且,套脚也具有稳固装料箱的作用;在压紧植物或草料的过程中,先将引线杆作为施力杆使用,将引线杆插入螺旋杆上端的通孔,推动引线杆带动螺旋杆转动,螺旋杆带动压板向下运动,由于压板通过转接件与螺旋杆连接,所以压板不会随着螺旋杆转动,当压板进入装料箱的腔体后,逐渐压紧装料箱里的植物或草料,使植物或草料的密度变大。由于装料箱箱体的限制,植物或草料装满后,将形成一个体积规则的料包,此时,将布置在装料箱引线槽内的捆绳一端通过引线杆,沿着压板上的穿线槽穿过,并与捆绳的另一端打结,然后取下支撑架,取出装料箱面板上的销轴,打开装料箱,取出料包。
由于本打包器装料箱的底面板边缘与壁面板周缘铰接,支脚均与支撑架的顶中央铰接,支脚的下端均铰接有套脚,通过套脚伸入到脚套内将支撑架固定在装料箱上,因此可知,本打包器整体为可拆卸结构,并且携带时可折叠。综上,本打包器具有结构简单,整体轻巧,便于携带的优势,打出来的料包密度高、规格一致,方便搬运、装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植物草料打包器,包括装料箱1、压板2、螺旋杆3、引线杆4和支撑架5,装料箱1的底面板边缘与壁面板周缘铰接,装料箱1的壁面板上边缘设有销孔,装料箱1闭合后通过销轴插入销孔固定;装料箱1的两相邻壁面板连接处外侧设有脚套16;装料箱1的底面板内面和两相对的壁面板内面设有引线槽;装料箱1上方设置压板2,压板2下表面设有与引线槽相应的穿线槽;压板2上表面的中央与转接件6连接,转接件6与螺旋杆3的下端转动连接,螺旋杆3的上端设有通孔;支撑架5的顶中央51设有螺纹通孔,螺旋杆3穿过该螺纹通孔,与顶中央5螺纹连接;支撑架5四周设有支脚52,支脚52均与支撑架5的顶中央51铰接,支脚52与骨架53铰接,形成折叠伞架状,骨架53下端通过活结55铰接有套脚54,套脚54伸入到脚套16内固定支撑架5。顶中央51、支脚52、骨架53和套脚54依次铰接,形成折叠伞架状。使用时,使支撑架5与装料箱1形成一体。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瀚宁,未经郭瀚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05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