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假肢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9635.2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8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吴磊;梅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康假肢矫形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60 | 分类号: | A61F2/6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张龙哺;吕俊清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假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假肢。
背景技术
由于疾病、外伤等原因,有些病人不得不做截肢手术。高位截肢者截肢后膝关节以下(包括膝关节)失去功能,病人重新站起来只能安装假肢或借助与其他器具。
截肢分为小截肢和大截肢。小截肢是在清除感染和坏死组织的同时,指通过对部分血管重建或肢体矫形,进行开放性的局部截肢,有限地切除部分组织。大截肢是是因无法通过血管重建、药物控制或小截肢来减轻严重疾病状态。大截肢分为低位截肢和高位截肢,低位截肢一般从膝下10公分处截肢,而高位截肢则需要从大腿根部截肢。高位截肢后患者在两年内的死亡率高越过50%,5年内死亡率越过80%。
穿戴永久假肢的条件:
(1)残肢条件残肢成熟定型是最基本的条件,即残肢已无肿胀,皮下脂肪养活,残肢肌肉不再继续萎缩,连续应用临时假肢2周以上残肢无变化,接受腔适配良好,不需要再修改接受腔。
(2)训练情况经过穿戴临时假肢后的各种康复训练已达到基本目的和要求,当穿戴上永久性假肢后就可以立即很好地应用假肢。
而现有假肢功能简单,穿戴舒适度差,使用感受差,长时间穿戴后,残肢部分容易疲劳,而引起不适甚至新的损伤或病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舒适,能够满足长时间穿戴依旧舒适的假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假肢,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结构简单,使用舒适,长时间穿戴也不会带来不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假肢,包括一漏斗形的假肢接受腔、连接组件以及假脚,所述连接组件的上端连接假肢接受腔,所述连接组件的下端连接所述假脚;
所述假肢接受腔内壁包覆一层软垫,所述假脚内设有缓冲支撑所述连接组件下端的弹性部件。
优选地,所述假肢接受腔为大腿残肢接受腔,适用于高位截肢,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栓、连接管以及金属踝关节;
所述固定栓的上端与大腿残肢接受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管的上端设有枢接孔与所述固定栓的下端通过连接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连接所述金属踝关节;
所述金属踝关节的下部可转动地限位在所述假脚的一类圆形的接受腔内。
优选地,所述假肢接受腔为大腿残肢接受腔,适用于高位截肢,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栓、连接管以及弓形弹性件;
所述固定栓的上端与大腿残肢接受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管的上端设有枢接孔与所述固定栓的下端通过连接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连接所述弓形弹性件的上部;
所述弓形弹性件的下部固定在所述假脚内。
优选地,所述假肢接受腔为小腿残肢接受腔,适用于低位截肢,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管以及金属踝关节;
所述连接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小腿残肢接受腔,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连接所述金属踝关节;
所述金属踝关节的下部可转动地限位在所述假脚的一类圆形的接受腔内。
优选地,所述假肢接受腔为小腿残肢接受腔,适用于低位截肢,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管以及弓形弹性件;
所述连接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小腿残肢接受腔,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连接所述弓形弹性件的上部;
所述弓形弹性件的下部固定在所述假脚内。
优选地,所述接受腔与所述金属踝关节之间设有至少一弹性软垫。
优选地,还包括一鞋子,所述鞋子套在所述假脚外。
优选地,所述接受腔为类圆形空间。
优选地,所述接受腔为圆形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使用了以上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假肢,结构简单,使用舒适,长时间穿戴也不会带来不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假肢的外观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假肢中假脚的剖面图;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假肢的外观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假肢的外观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假肢的外观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大腿残肢接受腔
2 连接组件
3 假脚
4 固定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康假肢矫形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康假肢矫形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96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车衣
- 下一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丝增强复合管连续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