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9530.7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1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程恩补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恩补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M6/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31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自行车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力自行车领域,特别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电动自行车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制造与使用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自行车具有轻便、健康、绿色出行等特点,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力自行车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要求,在各大城市中,电动车的使用显得更为普遍,但是电动车受到其电力设备的影响,体积较大,搬运不便。
一般来说,城市中通常使用的电动车,无论品牌或质量,均有一个缺点,就是当不使用电动车时其依然占据一定空间。轻巧便携的电动自行车之所以日益重要,是因为它可以提供一种个人运输方式来填补公共运输系统所不能满足的上升需求。这种需求在上下班情况下特别明显,在乡郊居住城市工作的上班族,往往需要徒步前往公交车或地铁站,每天经历一段拥挤的公共交通工具后,到了目的地车站可能距离工作地点还有一段路程。若使用电动车,一方面需要顾及在办公地方如何放置电动车,另一方面将电动车带上地铁又是一个更大的问题,特别是在拥挤得只可以站立的车箱内。虽然国外有些巴士提供有自行车车架以供乘客放置自行车,但这种车架绝对无法应付体型更庞大的电动车。
另一个需要突破的领域是让上身体力较小的人也可以使用便携电动自行车,要达到这个目的,电动车需要更轻的重量,更小的体积。由于电动车较汽车轻得多,较自行车更重,与汽车的封闭状态不同,电动车放在室外被盗的风险更大,出于安全的考虑,使用者一般希望能够将电动车安放在家中或室内,但一辆电动车通常异常沉重,搬运十分不便,对于一个体型纤弱、体力不足的人来说是一个相当重的重量。所以,重量问题使部份大众未能享受使用电动车所带来的好处。
在电动车的使用层面上,电动车使用率上升的原因,很多时候是使用者预先储存电动车以备在巴士或铁路不能提供服务的时候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便需要更多的连续存放空间。然而在大城市中,员工的办公室空间己愈来愈少。为应付上述种种需求,存放与携带电动车这两个问题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解决电动车移动和储存不便、自行车动力不足的现状,提供一种适用于普通自行车架的电动自行车驱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动自行车驱动装置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自行车驱动装置,包括人力驱动组件和电力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力驱动组件带有一个曲柄箱和两个脚踏板,其中曲柄箱由后支撑杆支撑并且连接到后车轮;所述电力驱动组件带有一个电机,所述的电机位于曲柄箱上方,并与曲柄箱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力驱动组件包括电源箱和指示灯,并通过电线连接手柄和后车轮;所述的电源箱位于前方向杆组件和后支撑杆组件上端的接合处,所述的指示灯设置在手柄内侧,手柄内部设有电力控制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源箱上设有内置电池、电源开关和充电接口;所述内置电池采用锂电池;通过充电接口给内置电池充电,打开电源开关,旋转手柄控制速度,驱动后车轮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脚踏板连接曲柄,通过脚踏板带动左、右曲柄运动,从而驱动后车轮转动。
进一步的,前车轮和后车轮的其中至少一个车轮上设置有一个碟刹制动盘,并且进一步包括一条至少局部地围绕所述碟刹制动盘的缆索,从而可将碟刹制动盘收紧而制动所述车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用人力驱动,而且还可以用电力驱动,同时完全保留了轻便式自行车的全部优点。本实用新型在自行车结构上合理设计锂电池电源驱动,改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采用后轮驱动,使自行车在使用时兼具动力强劲、使用方便、便于移动和储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结构示图;
其中:
2-手柄组件、21-右手柄、22-左手柄、23-右把手锁闩钮、24-左把手锁闩钮、27-主操控杆;
3-前方向杆组件;
4-后支撑杆组件;
5-人力驱动组件、51-齿轮箱、52-右踏脚、53-左踏脚、54-右曲柄、55-左曲柄;
7-电力驱动组件、71-电源箱、72-电源开关、73-充电接口、74-指示灯;
8-前车轮、81-前轮碟刹制动盘;
9-后车轮、91-后轮碟刹制动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恩补,未经程恩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95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