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省电型触控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9364.0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8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洪斌峰;游敬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柏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G06F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省电型触控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板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省电型触控板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大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对于一般休闲娱乐的要求也因而提升,例如笔记本计算机或电视等等娱乐设备,已普及于一般大众的生活周边;特别是,笔记本计算机非常的普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笔记本计算机。
当笔记本计算机没有连接鼠标时,使用者需要使用笔记本计算机的触控板以控制笔记本计算机的屏幕的光标。
然而,上述触控板的缺点包含:
1.当使用者不使用触控板时,触控板不会被立刻控制进入省电模式;而是在触控板没有被使用达到一预定时间之后,触控板才会被控制进入省电模式;因此省电效率不良。
2.当使用者使用刚被唤醒的触控板时,使用者会感到触控板迟钝。
实用新型内容
为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电型触控板装置。
为达成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省电型触控板装置包含:一控制单元;一近接感测单元,该近接感测单元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单元;一电荷感应单元,该电荷感应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近接感测单元;一触控板驱动运算单元,该触控板驱动运算单元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单元;及一触控板单元,该触控板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触控板驱动运算单元。其中,该电荷感应单元借由溅镀制造工程形成;当该电荷感应单元感应到电荷时,该电荷感应单元通知该近接感测单元,该近接感测单元通知该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控制该触控板驱动运算单元以唤醒该触控板单元;当该电荷感应单元没有感应到电荷时,该电荷感应单元通知该近接感测单元,该近接感测单元通知该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控制该触控板驱动运算单元以控制该触控板单元进入一省电模式。
再者,该触控板单元包含一走线区,该走线区电性连接至该触控板驱动运算单元。
再者,该触控板单元还包含一触控区,该触控区电性连接至该走线区。其中,该触控区用以供触控以产生一触控信号;该触控区借由该走线区传送该触控信号至该触控板驱动运算单元。
再者,该触控板单元还包含:一接地区,该接地区相对于该走线区及该触控区设置。
再者,该走线区、该触控区及该接地区借由溅镀制造工程形成。
再者,该电荷感应单元环绕该触控板单元。
再者,该接地区环绕该走线区及该触控区。
再者,该近接感测单元为一电容式近接传感器。
再者,该触控板驱动运算单元为一触控板驱动运算电路。
再者,该控制单元为一微控制器或一微处理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省电型触控板装置方块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板单元方块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板单元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省电型触控板装置 102:控制单元
104:近接感测单元 106:电荷感应单元
108:触控板驱动运算单元 110:触控板单元
112:触控信号 1102:走线区
1104:触控区 1106:接地区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省电型触控板装置方块图。一省电型触控板装置10包含一控制单元102、一近接感测单元104、一电荷感应单元106、一触控板驱动运算单元108及一触控板单元110。
该近接感测单元104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单元102;该电荷感应单元106电性连接至该近接感测单元104;该触控板驱动运算单元108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单元102;该触控板单元110电性连接至该触控板驱动运算单元108。
该电荷感应单元106借由溅镀制造工程形成(例如溅镀于省电型触控板装置10的机壳,或是溅镀环绕该触控板单元110)。
当该电荷感应单元106感应到电荷时(例如使用者的手靠近),该电荷感应单元106通知该近接感测单元104,该近接感测单元104通知该控制单元102,该控制单元102控制该触控板驱动运算单元108以唤醒该触控板单元110。
当该电荷感应单元106没有感应到电荷时(例如使用者的手离开),该电荷感应单元106通知该近接感测单元104,该近接感测单元104通知该控制单元102,该控制单元102控制该触控板驱动运算单元108以控制该触控板单元110进入一省电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柏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柏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93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