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头部吹风侧面搭接的往复炉排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9304.9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1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朴显泽;袁丽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朴显泽;袁丽光 |
主分类号: | F23H11/18 | 分类号: | F23H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4000 吉林省长春市二***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部 吹风 侧面 往复 炉排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固体燃料锅炉使用的炉排片:特别是一种往复炉排片。
背景技术
已有的往复炉的燃烧设备多采用水平S形炉排片,这种由若干S形炉排片组成的炉排,片与片横向之间有5~7mm的通风缝隙,纵向之间有1~2mm的通风缝隙,缝隙的控制很难保证,过大,导致严重漏风、漏煤、产生火口;过小,使炉排梁与炉排片的膨胀受阻,传动阻力增大,造成炉排事故。尤其是活动炉排在拨火时,其头部不断与灼热的煤层接触,很容易烧坏,因此只能燃用高水分、多灰分的劣质煤,炉排的热强度难以提高。另外,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04200117479,申请日为2004年4月2日,发明名称为“一种头部吹风的往复炉排片”,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头部呈阶梯状并由头部吹风的炉排片,该炉排片虽解决了漏风、漏煤、头部容易烧坏等一些问题,但由于炉排片与炉排片之间的缝隙很难控制,往往炉排片由于前后受热不均,头部易受热膨胀受阻造成炉排事故,再有炉排片比较宽大,单片炉排片上通风孔数量过多,给铸造带来困难,即使通过机加可解决此问题,却增加了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一种头部吹风横向搭接的往复炉排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头部吹风侧面搭接的往复炉排片,包括阶梯状头部、脊背、尾部、加强筋,其特征是:在阶梯状头部的两侧设有齿凸,其左侧齿凸与右侧齿凸相互间隔设置;在炉排片一侧的脊背下方设有搭接平台,在搭接平台上设有限位块;
在搭接平台上设有两个限位块,限位块的厚度为2毫米;
炉排片横向宽度为40-50毫米,并且炉排片后宽前窄,宽度从后到前逐渐缩小,前后相差1-2毫米。
该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是:
a、炉排片的宽度设置成后宽前窄,避免了由于炉排片前后受热不均,头部受热大于尾部,头部受热膨胀受阻,造成炉排事故;
b、炉排片与炉排片之间侧面横向搭接,在搭接面上设置有2毫米厚的限位块, 既保证了炉排片中部的通风又可减少漏煤;
c、在炉排片阶梯状头部两侧设置成相互间隔的齿凸,在炉排片与炉排片相互搭接后,齿凸相互穿插,并且中间保留一定空隙,形成通风孔,为炉排头部提供了较好的冷却条件,使头部容易烧坏这一难题得到解决,延长了炉排片使用寿命;另外,单片炉排片阶梯状头部两侧设置成齿凸,降低了铸造难度,通过铸造可一次完成,不需机械加工,减少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的俯视图
图3 为图1的M向视图
图4 为图2的 A-A剖视图
其中:1- 阶梯状头部 2- 脊背 3- 尾部 4-加强筋 5-垂直加强筋 6-搭接平台 7-限位块 8-齿凸
具体实施方案:下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该实用新型主要由阶梯状头部1、脊背2、尾部3、加强筋4和垂直加强筋5构成,在阶梯状头部1的左右两侧设有齿凸8,左侧齿凸与右侧齿凸相互间隔设置;该炉排片横向宽度为40毫米,并且从尾部3到头部1逐渐缩小,前后宽度相差1毫米;在该炉排片脊背2一侧的下方,设有一个搭接平台6,宽度为8毫米,在搭接平台6的上方设有两个限位块7,限位块7的厚度为2毫米;当若干炉排片侧面横向相互搭接时,未设搭接平台一侧的脊背下方,搭接在另一炉排片搭接平台上方的限位块上,搭接重叠面6毫米,留有2毫米空隙;炉排片与炉排片搭接后,一炉排片阶梯状头部的齿凸与另一炉排片阶梯状头部的齿凸相互穿插,中间保留一定空隙,形成通风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显泽;袁丽光,未经朴显泽;袁丽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93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塔
- 下一篇:一种空调底脚成型切边冲孔模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