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胸患者适用的胸腔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9128.9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5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1 | 分类号: | A61M25/01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马林中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胸 患者 适用 胸腔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胸腔引流管,具体涉及一种气胸患者适用的胸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居民气胸,尤其是慢阻肺(即以前的慢支炎,肺气肿)气胸发病率已超过癌症及心血管疾病,高居所有疾病的第一位。中晚期慢阻肺患者年纪大,极易合并气胸,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现有的胸腔闭式引流管是一个圆滑的直型管,它采用28--36号硅胶管,该硅胶管呈单孔直管结构,管身无固定装置,使用过程中很容易从胸腔脱出;同时由于其管体坚硬,患者通常有不适感,特别是在肺复张过程中,管体的前端和复张的肺相抵触,患者常感剧痛,甚至因为疼痛不敢呼吸而影响临床疗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患者使用舒适、不易从胸腔脱出、易于患者肺复张的气胸患者适用的胸腔引流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胸患者适用的胸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引流管尾端为引流水封瓶接口,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引流管的头端设计为吸盘,吸盘中心为引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吸盘为半球型吸盘。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的头端管身设有刻度。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的材料为乳胶。
本实用新型通过引流管头端的吸盘式设计,一方面方便积液的引流,另一方面,使引流管倒挂固定在胸腔内侧壁,不易脱出;同时,无需借助于气囊固定,节省空间,使复张的肺和胸壁贴合得更紧密,促进肺复张。
本实用新型的头端管身设有刻度,方便胸腔内部留置管位置深浅的观察和及时调整。
本实用新型材质为乳胶,质地柔软,即使引流管头端与复张的肺相抵触,也不会造成患者的不适。
本实用新型的安置与拔除方法与传统直形胸腔引流管相同,操作简单、结构巧妙、易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可完全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普通胸腔引流管,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气胸患者适用的胸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1,引流管1的头端为半球型吸盘2,吸盘中心为引流通道,引流管1尾端为引流水封瓶接口3,所述引流管1的头端管身设有刻度4,所述引流管1的材质为乳胶。
所述胸腔引流管的使用过程为:切开皮肤分离肌肉组织后,用组织钳夹住引流管头端的半球形吸盘2并将该吸盘2置入胸膜腔中,退出组织钳,然后轻拉引流管1至胸壁,感觉阻力时停止牵拉。此时管的头端已在胸壁内侧,紧贴胸腔壁层,不会轻易滑脱。根据管壁上外露的刻度4知道置入的深度,并作标记。然后对引流管1进行无菌敷料的外固定,尾端接口3接引流瓶。至此,胸腔引流管1安置完成,可持续引流气体。之后,如患者气胸愈合,无需拆线即可直接施加稍大外力拔除引流管1,完成治疗。如在康复中途引流管1的深浅发生变化(导致置入过深或引流管脱出至皮下等),通过管壁上刻度4变化及水封瓶水柱变化即可知道并及时进行调整。
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91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PLC的锁管钻孔攻牙机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空调进气过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