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封隔器弹簧支撑式循环旁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8906.2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5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加明;卞如林;曹阳;张文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E21B34/06 | 分类号: | E21B34/06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隔器 弹簧 支撑 循环 旁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隔器弹簧支撑式旁通装置,是一种循环旁通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中,通过定期测压,以摸清低压低渗低产井产能情况。在针对低压低渗产层井底封隔器测压时,需要进行封隔器井下封隔环套作业。由于5-1/2”这种封隔器本身无旁通,如单独下井作业需配备安全循环阀或VR旁通,否则在下管串时,易发生胶筒损坏而影响封隔器坐封的密封性;解封时由于压差使封隔器出现“拔萝卜”现象或拉脱封隔器胶筒导致胶筒落井。存在施工工艺复杂、安全性差、作业成本高、效率低等诸多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封隔器使用技术及装置中的不足,提供 “一种封隔器弹簧支撑式旁通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与封隔器集成一体的旁通装置,该装置具有适应能力强、操作安全可靠、维护方便、成本低的优点,是一种可有效简化施工使用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的封隔器弹簧支撑式旁通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方案是:一种封隔器弹簧支撑式旁通装置,包括封隔器,由封隔器向上依次设置封隔器上接头、旁通心轴、旁通阀芯、旁通外筒、胶圈、滑套、张力弹簧及上接头。其封隔器上接头的两端分别与封隔器和旁通阀芯螺纹连接,旁通心轴轴向滑动套装于滑套和旁通阀芯内,旁通外筒套装在设有密封环的滑套和旁通阀芯外,其一端与旁通阀芯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滑套为花键配合结构,张力弹簧设置于旁通外筒的上端面及上接头外部台阶下端面之间,套装在滑套上,在上接头内设有油管母扣,其上接头的下端与滑套螺纹连接,密封环螺纹连接于滑套的下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旁通心轴和旁通外筒的四面分别开有心轴旁通孔和外筒旁通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密封环为含胶圈金属密封环,胶圈和金属环为硫化结合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上接头、滑套、封隔器上接头及封隔器上分别设有“O”型密封圈。
其旁通阀芯上端为阀芯体,与胶圈结合构成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一种封隔器装置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与封隔器集成一体的旁通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紧凑、适应能力强、操作安全可靠、维护方便、成本低的优点,是一种可有效简化施工使用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的封隔器弹簧支撑式循环旁通装置。
2.因该装置是根据一种封隔器结构特点设计安装相应的张力弹簧,同时设置有与之配合,结构合理的滑套、旁通阀芯及含胶圈密封环,确保下井过程中旁通常开,座封时,内外旁通关闭,提升管柱解封时,内外旁通打开。由于采用了弹簧自动开关阀结构,管串操作简便,维护方便,作业成本相对低廉。
3. 可广泛应用于油气井挤水泥封堵、分层开采等作业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接头,2、“O”型密封圈,3、张力弹簧,4、滑套,5、心轴旁通孔,6、胶圈,7、外筒旁通孔,8、旁通外筒,9、旁通阀芯,10、旁通心轴,11、封隔器上接头,12、封隔器,13、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非限制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 所示,一种封隔器弹簧支撑式旁通装置,包括封隔器,由封隔器向上依次设置封隔器上接头、旁通心轴、旁通阀芯、旁通外筒、胶圈、滑套、张力弹簧及上接头。其封隔器上接头的两端分别与封隔器和旁通阀芯螺纹连接,旁通心轴轴向滑动套装于滑套和旁通阀芯内,旁通外筒套装在设有密封环的滑套和旁通阀芯外,其一端与旁通阀芯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滑套为花键配合结构。张力弹簧根据一种封隔器结构特点及井筒重量设计安装,张力弹簧设置于旁通外筒的上端面及上接头外部台阶下端面之间,套装在滑套上,在上接头内设有油管母扣,其上接头的下端与滑套螺纹连接,密封环螺纹连接于滑套的下端。在旁通心轴和旁通外筒的四面分别开有心轴旁通孔和外筒旁通孔。密封环为含胶圈金属密封环,胶圈和金属环为硫化结合一体结构。在上接头、滑套、封隔器上接头及封隔器上分别设有“O”型密封圈。其旁通阀芯上端为阀芯体,与胶圈结合构成密封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89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