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锂电池自动分档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28318.9 | 申请日: | 2013-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6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 发明(设计)人: | 曹骥;曹政;林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杭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7C5/344 | 分类号: | B07C5/344;B07C5/02;B07C5/3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 地址: | 310017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锂电池 自动 分档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锂电池自动分档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及新能源技术的普及,动力锂电池作为模块组合为大型电动设备提供动力。锂电池内阻等成为影响大型锂电池模块组寿命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锂电池模组的寿命,需要对单体锂电池进行严格的内阻、电压测试和质量分级。现有的动力锂电池分档机大多人工分选为主,分选效率也较低,分选成本较高,且在分档过程中有过多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分档品质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的电池分档机在分档过程中人为因素大、分选效率低、分选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避免人为影响、高集成度、高度开放性、系统功能完善并且成本低的动力锂电池自动分档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锂电池自动分档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装载单元、自动输送单元、条码扫描器、电池OCV检测单元、电池分选单元、电池储存单元和中央控制器,所述的中央控制器包括识别模块、电池信息存储模块和PLC控制模块,且所述的识别模块与所述的电池信息存储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的电池信息存储模块与所述的PLC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的电池装载单元、所述的自动输送单元、所述的电池分选单元均受控于所述的PLC控制模块,所述的自动输送单元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传送带;
所述的条码扫描器、电池OCV检测单元依次沿传送带排列,并在传送带对应位置处设置电池扫码区、OCV测试区;所述的条码扫描器与所述的识别模块连接、所述的电池OCV检测单元与所述的电池信息存储模块连接;
所述的电池分选单元包括带有上顶板的支架、若干个分档位,所述的分档位两两对应依次排列在传送带的两侧,所述的上顶板位于所述的分档位的上方,所述的上顶板面向传送带的一面设置若干条滑轨、沿滑轨在分档位上方滑动的吸盘,所述的吸盘受控于所述的PLC控制模块;所述的分档位分别与PLC控制模块预设置的不同等级的电池分级一一对应;所述的分档位与所述的电池储存单元连通。
所述的电池分选单元设置一号分档位、二号分档位、三号分档位、四号分档位、五号分档位以及六号分档位,且6个所述的分档位对称的分布在传送带末端的两侧。
所述的上顶板上设置3条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滑轨,每条滑轨上均对应配置1块吸盘,且所述的滑轨的长度大于所述的传送带的宽度。
所述的电池OCV检测单元与所述的电池分选单元之间的传送带上设置电池等待区和电池输送区。
所述的动力锂电池自动分档控制单元可以作为自动检测的单机使用,也可以集成在锂电池生产线上。
运行时,电池通过电池装载单元将电池移入电池扫码区,然后条码扫描器对电池进行扫码,电池扫码完成后将电池对应的ID信息数据传输到电池信息存储模块存储起来,待条码扫描完成后,电池进入OCV测试区,电池OCV检测单元对电池进行电池内阻和电压测试后将得到的信息同样存储到电池信息存储模块,此时电池信息存储模块中将每个电池的IP与该电池的OCV检测后的信息对应后传输到PLC控制模块,PLC控制模块将电池信息存储模块获得的数据与预先定义的电池等级标示对比后进行电池分级,电池分级标示完成后,电池进入电池等待区,通过传送带将电池等待区内的电池按照等级标示将电池沿传送带运动到分档位对应的吸盘下方的电池输送区,此时PLC控制模块向吸盘发出指令,吸盘开始工作,将位于下方的电池吸起后沿滑导轨运动到相应的分档位处,再将电池运输到电池储存模块进行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具有高集成度、高度开放性、系统功能完善、先进的和模块化的解决方案;系统中的单元设备经过精准的测试、分档,系统稳定,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干预;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结构设计,既可以作为自动检测的单机使用,也可以集成在锂电池生产线上;节约系统占用空间,而且避免浪费,通讯接口单元可实现良好的现场监控,实现数据共享,完全可以达到无人值守,为系统的维护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档位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杭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杭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83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