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复式起重机塔架组装整体式竖向自顶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8187.4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3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冠宙;张永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16 | 分类号: | B66F7/16;B66F7/28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卢茂春 |
地址: | 03002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复式 起重机 组装 整体 竖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装置属于大型超重吊装设备领域,设备可以实现多工况的灵活组合,设备的吊装安全性高,转场机动性强。具体涉及高大形门型塔架(单门架及复式门架)结构液压起重机现场组装及拆卸施工作业的自顶升装置等。
背景技术
太原重工设计制造的塔架自顶升装置是倾斜式悬浮顶升结构,它包括柔性铰接总成,柔性铰接总成的上面设置底盘,底盘上面设置外套架和液压油缸,外套架的上部设有滑移转换梁,液压油缸的上面设置塔架标准节。
在自顶升过程中经常发生毫无规律的塔架位移、变形,油缸不同步及受力不均衡等问题,造成塔架的自顶升作业无法正常进行,不得不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纠正偏差,因而作业效率低下、耗时过长,人工、材料、燃料及辅助机械设备所投入的成本过大,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
究其原因,目前的塔架自顶升装置是存在下述问题:
1. 标准节是由杆件靠销子连接组合而成,本身不是一个刚性体,因受力状态不同可随时发生变形;
2. 现有设备机构在其自顶升过程中由于标准节处于自由悬浮状态,使得标准节在顶升过程中失去了“根基”;
3. 由于担心门架的倾斜,在6条缆风绳上施加了3~8t的预紧力,加剧了标准节的变形量;
4. 由于顶升油缸的倾斜设计,必然会产生水平分力, 4个油缸的受力值各不相同,造成塔架的水平位移。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复式起重机塔架组装整体式竖向自顶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液压复式起重机塔架组装整体式竖向自顶升装置,包括柔性铰总成,柔性铰接总成的上面设置底盘,底盘上面设置底座支撑构件、外套架和液压油缸,外套架的上部设有滑移转换梁,其特征是液压油缸的上面通过托盘承重梁设置托盘,托盘上设置塔架标准节,工作平台设置在托盘的两侧,工作平台为型钢杆件组成的框架结构,落地式安装,工作平台支撑柱的下面设置支撑底座,工作平台作业面的高度与托盘回落后的高度相同。
两台运输小车设置在工作平台的轨道上,其中一台设置在外套架的左边,另一台设置在外套架的右边。
所述外套架左边的运输小车设有塔架标准节;外套架右边的运输小车设有转换3m节。
所述液压油缸设置4台。
所述的工作平台设置轨道,轨道上设置运输小车。
所述托盘为钢板铺设成的平台,平台上设置若干加强肋,托盘上设置4个带有定位孔的标准节承托底座。
所述托盘承重梁是采用厚度为δ30mm的Q345B钢板组合而成的内设加劲肋的箱形梁。
所述底座支撑构件由竖直型钢、水平钢管和斜支撑钢管连接组合成一个稳定的结构体系。
所述标准节承托底座为4个圆钢柱形钢圈,标准节承托底座设置在托盘上面且与液压油缸正上方对正的位置,即4个圆钢柱形钢圈分别与其对应的液压油缸同轴,标准节在顶升前,标准节的4根承插头分别坐落在4个标准节承托底座,可防止标准节发生水平偏移,以保持标准节在顶升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塔架自顶升过程中可以完全避免水平分力的产生,及其对塔架所造成的变形、位移等不良影响。自顶升过程平稳、顺畅,可确保塔架在自顶升过程中根部的绝对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标准节承托底座与托盘和标准节承插头之间的配合图。
图中,1、塔架标准节,2、标准节上支座,3、外套架,4、滑移转换梁,5、底盘,6、柔性铰总成,7、工作平台,8、托盘,9、托盘承重梁,10、液压油缸,11、底座支撑构件,12、转换3m节,13、运输小车,14、基础,15、标准节结合面,16、轨道,17、标准节承托底座,18、承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图1、图2所示,包括柔性铰接总成6,柔性铰接总成6的上面设置底盘5,底盘5上面设置底座支撑构件11、外套架3和液压油缸10,外套架3的上部设有滑移转换梁4,其特征是液压油缸10的上面通过托盘承重梁9设置托盘8,托盘8上正在安装的塔架标准节1,工作平台7设置在托盘8的两侧,工作平台7为型钢杆件组成的框架结构,落地式安装,工作平台支撑柱的下面设置支撑底座,工作平台作业面的高度与托盘回落后的高度相同。
两台运输小车13设置在工作平台7的轨道16上,其中一台设置在外套架3的左边,另一台设置在外套架3的右边。
左边的运输小车13用来运载塔架标准节1;右边的运输小车13用来运载转换3m节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81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本安型矿山井下人员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风机风道自动切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