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钢轨打磨列车的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7812.3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8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堂;金学松;王鹏翔;王衡禹;喻劼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西南交大铁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1/17 | 分类号: | E01B31/17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杨保刚 |
地址: | 6101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钢轨 打磨 列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钢轨打磨列车的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的修建与发展,铁路运营的速度独断的提高,行车密度的不断加大,最为直接承载车辆载荷的钢轨的损伤情况也逐渐表现,直接影响到车辆运行的平稳性与安全性,进而影响钢轨的使用寿命。要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世界各国铁路运行单位均采用钢轨打磨技术,力图在控制钢轨磨耗与接触疲劳等方面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钢轨打磨技术针对处理损伤情况分为修复性打磨和预防性打磨。修复性打磨主要是针对出现较为严重的损伤情况进行,进行对损伤钢轨进行修复,需要使用主动打磨列车的滑靴式或主动打磨砂轮方式占用较长的天窗时间进行修复。预防性打磨主要是针对未出严重损伤的钢轨表面进行较小的打磨量快速通过消除处于萌生状态的损伤。使用预防性打磨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钢轨的损伤的发展,有效的延长钢轨使用寿命。
现有的打磨列车打磨作业速度在3~16 km/h,打磨作业速度比较慢,且每次打磨量0.5mm左右。对于现有铁路中较大的行车密度,较短的天窗时间,这种运量与维修时间之间的矛盾,在重载线路上表现的尤为突出;然后再行车密度同样较大的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来讲,特别是针对高速铁路较小的损伤的情况下,需要通过高速的打磨方式进行较小磨削量的打磨方式进行控制钢轨表面的损伤发展,保证车辆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从而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同样存在着一定矛盾,所以进行更高速度的预防性打磨是对重载铁路、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打磨的迫切需要。针对这一情况,进行更高速的高速打磨小车的设计就是成为完成这一迫切需要的最为直接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钢轨打磨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高速打磨列车的打磨装置,通过高速的作业速度,每次较小的打磨量,采用预防性打磨策略,可以有效的控制钢轨表面的接触疲劳,保持良好的钢轨外形。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速钢轨打磨列车的打磨装置,包括前打磨构架(4)、后打磨构架(7)、设置在前打磨构架和后打磨构架上的打磨砂轮组(3),所述前打磨构架和后打磨构架上设有导向轮(6),形成打磨小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打磨砂轮组进行提升使其实现脱离或接触钢轨的机械提升装置(8)、用于对打磨砂轮组进行翻转的自动翻转机构(9)、牵引拉杆(2),通过牵引拉杆(2)与列车体相连提供前进磨削动力,由打磨砂轮组(3)的打磨砂轮与钢轨成一定角度在垂直压力及牵引力的作用下形成钢轨磨削。
上述方案中,所有打磨砂轮组(3)的打磨砂轮均为圆柱状,且自身无动力,倾斜布置,打磨砂轮的轴线与列车牵引方向成10°~170°倾角,切削动力来源于列车的牵引力。
上述方案中,打磨砂轮组(3)包括打磨砂轮、砂轮安装底座(10)、砂轮组转动轴(11),所有打磨砂轮(3)分为三组,中间一组、前后两段各一组,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2:1。
上述方案中,每个砂轮底座(10)与打磨砂轮轴线与水平面成倾角,多个打磨砂轮从轨距角到外轨角的整个钢轨轨头的覆盖。
上述方案中,所述机械提升装置(8)设置在打磨构架(4;7)上并通过自动翻转结构(9)与打磨砂轮组相连(3)。
上述方案中,所述提升装置(8)的驱动为液压油缸驱动或者气缸驱动,前打磨构架和后打磨构架铰接相连。
上述方案中,所述前打磨构架和后打磨构架上设有导向轮具体是指:前打磨构架(4)前下部装有导向轮对,前打磨构架后下部与后打磨构架(7)前下部共用一导向轮对,后打磨构架(7)后下部装有一导向轮对。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打磨砂轮组(3)对称布置;每组砂轮数量为4~24个。
上述方案中,打磨砂轮组包括打磨砂轮(3)、砂轮安装底座(10)、砂轮组转动轴(11)组成,所有砂轮组中砂轮分为三组,中间一组、前后两段各一组,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2:1。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自动翻转装置(9),在机械提升装置(8)提升后,自动旋转一定角度或该角度(角度等于360°除以砂轮组数)的倍数。
与传统的主动打磨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创新的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西南交大铁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西南交大铁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78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热元件玻璃热管低置短筒吸液芯的太阳能集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净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