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7740.2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4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陆晨炯;陆胜明;火玉芳;李伟;甄涛;王续景;马明华;甄曙华;计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炯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1 | 分类号: | F01N3/01;F01N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1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尾气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减排效果好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已进入汽车时代,各个大中城市的汽车拥有量逐年上升。汽车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和舒适,而且也给人们带来了危害。汽车尾气对于空气的污染越发严重,尾气中不仅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而且含有众多的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10大小,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以下将PM2.5简称微粒。时常发生在城市中的阴霾天气也是由于空气中的微粒太多造成的。倡导低碳生活、节能减排也是当前世界各国的主题。如何控制和减少尾气排放也是当前环保的主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与汽车尾气排气管连接,过滤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由微粒吸附装置、臭氧发生装置、u型水容器三个部分组成,汽车尾气排气管与微粒吸附装置连接,微粒吸附装置另一端连接臭氧发生装置,臭氧发生装置最后连接u型水容器;微粒吸附装置为高压静电吸尘装置,内部设置有电源接口。
所述的微粒吸附装置的电源接口可以与汽车点烟器电连接,也可以与汽车点火开关连接。
所述的臭氧发生装置内部装有混合器,混合器输入端与臭氧发生器连接,混合器输出端与活性炭吸收器相连。
所述的活性炭吸收器内活性炭沿轴向层状排列。
所述的u型水容器一侧设有第一溢水腔,另一侧设有第二溢水腔,u型水容器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有第一密封盖,u型水容器的另一侧连有溢水管,u型水容器的另一侧还设有进水孔。
所述的溢水管还设有第二密封盖。
所述的u型水容器内的水液面处还设有阻隔层。
u型水容器内的水液面上还设有阻隔层,能阻止了水的涌动高度;溢水管用来平衡水的液面,当注入u型水容器内的水从溢水管溢出时,停止注水,盖好密封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汽车尾气进入微粒吸附装置后,微粒吸附装置可将大量微粒吸附掉;过滤后的尾气进过臭氧发生装置,通过臭氧处理和活性炭吸收器处理,大大降低了有害气体;最后通过盛水容器再对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过滤下;结构简单,减排效果明显,实用性强。可广泛使用于各种机动车的安装使用,达到减排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臭氧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u型水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气管、2微粒吸附装置,3、臭氧发生装置,4、u型水容器,4、混合器,5、臭氧发生器,6、活性炭吸收器,7、第一溢水腔,8、出水口,9、第一密封盖,10、阻隔层,11、溢水管,12、第二密封盖,13、第二溢水腔,14、进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由微粒吸附装置2、臭氧发生装置3、u型水容器4三个部分组成,当汽车开动时,微粒吸附装置2连接电源,汽车尾气通过排气管1进入微粒吸附装置2,微粒吸附装置2另一端连接臭氧发生装置3的混合器4,混合器4输入端与臭氧发生器5连接,混合器4输出端与活性炭吸收器6相连,活性炭吸收器6输出端最后连接u型水容器4。
u型水容器4一侧设有第一溢水腔7,另一侧设有第二溢水腔13,u型水容器4底部设有出水口8,所述出水口8上设有第一密封盖9,u型水容器4的另一侧连有溢水管11,u型水容器4的另一侧还设有进水孔14。溢水管11还设有第二密封盖12,u型容器4内的水液面处还设有阻隔层10。
第一溢水腔7、第二溢水腔13腔体体积比u型容器4中盛装的水的体积大,有效防止水从u型容器4中涌出,或者倒入臭氧发生装置3。
汽车尾气进入微粒吸附装置2后,微粒吸附装置2可将大量微粒吸附掉;过滤后的尾气进过臭氧发生装置3,通过臭氧处理和活性炭吸收器处理,大大降低了有害气体;最后通过盛水容器再对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过滤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炯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炯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77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路切换控制阀
- 下一篇:一种用于燃油车辆的筒体纵列式节能减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