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式回火炉的油烟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7726.2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6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卢金生;顾敏;陈岩;夏永辉;沈合利;张洁;苏兴武;耿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1D1/00 | 分类号: | C21D1/0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火 油烟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处理回火工艺中所散发油烟的收集技术,具体说是涉及一种井式回火炉的油烟收集装置。
工件经淬火油淬火后要经过回火处理,在回火的过程中持续产生大量的油烟,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身健康。对于油烟的处理一般采用油烟净化机进行净化,要达到满意的效果还必须对油烟进行有效的收集。
在现有技术中针对回火炉的油烟收集以往大多采用两种方式:
一种见图1所示,在炉盖上面设置环形收烟罩,炉盖盖上之后,从炉盖边缘溢出的油烟就会被处于负压下的收烟罩吸入,再通过管路送到净化机内进行净化。这种方式有两点不足之处:一是环形罩下方没有密封,油烟泄漏较多;二是炉盖打开时要往上方及侧方移动,移动管道与固定管道之间的接合及密封存在一定的问题。
另一种见图2所示,靠近炉盖外侧开一小口,采用接头和软管与固定硬管相联接。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一是开口须设在马弗罐与炉盖保温层之间,由于空间狭小,开口较小,造成离心风机吸力减弱,排烟量受到一定的影响,炉盖边沿处油烟泄漏较多;二是每次打开炉盖时,软管需拨掉,造成不便,并影响接口处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井式回火炉的油烟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油烟收集装置包括井式炉炉体、炉盖、以及用于驱动炉盖作上、下位移运动的升降机构;在井式炉炉口与炉盖之间设置有集烟圈,穿装在集烟圈圈壁上加工出的烟道安装孔内的烟道连接管,通过过渡接管以及连接法兰与烟道连接管相结合的排烟管道。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集烟圈上、下两端为法兰结构,上法兰的上端面加工有密封槽,采用石棉盘根与炉盖进行密封,下法兰与下端炉口上的盘根密封圈进行密封,在上、下法兰之间的环槽内填装有用于隔热保温的石棉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由于所有构件均采用了固定联接,结构紧凑,没有移动管道,在炉盖在开启时不需拆卸及移动管道,从而实现了良好的密封效果,减少了油烟的泄漏,且不影响工件装、出炉起吊。
本实用新型由于所有构件均采用了固定联接,结构紧凑,没有移动管道,在炉盖在开启时不需拆卸及移动管道,从而实现了良好的密封效果,减少了油烟的泄漏,且不影响工件装、出炉起吊。
图1是现有技术中在炉盖上面设置环形收烟罩的示意图。
图1中序号:1是井式炉炉体,2是排烟管道,3是移动式排烟管道,4是环形收烟罩,5是炉盖。
图2是现有技术中采用接头与软管与固定硬管相联接的示意图。
图2中序号:1是井式炉炉体,2是排烟管道,3‑1是可拆卸排烟管道,4‑1是软管接头,5是炉盖。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集烟圈的主剖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3、4、5中序号:1是井式炉炉体,2是排烟管道,3‑2是变径管,4‑2是烟道连接管,5是炉盖,6是集烟圈,7是上法兰,8是下法兰,9是上、下法兰之间的环槽。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油烟收集装置包括井式炉炉体1、炉盖5、以及用于驱动炉盖5作上下位移运动的升降机构;在井式炉炉口与炉盖之间设置有集烟圈6,穿装在集烟圈圈壁上加工出的烟道安装孔内的烟道连接管4‑2,通过过渡接管3‑2以及连接法兰与烟道连接管相结合的排烟管道2。
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集烟圈上、下两端为法兰结构,上法兰7的上端面加工有密封槽,采用石棉盘根与炉盖5进行密封,下法兰8与下端炉口上的盘根密封圈进行密封,在上、下法兰之间的环槽9内填装有用于隔热保温的石棉板。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在井式炉炉口与炉盖之间设置集烟圈6,并通过集烟圈上安装的烟道连接管4‑2与变径管3‑2、排烟管道2相连接的方式将油烟通入油烟净化机入口,这也就使得所有集烟构件均为固定联接,在炉盖升降过程中不需移动、拆卸,并通过接口处加设的密封材料达到防止漏气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机械研究所,未经郑州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77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盐浴炉出料口粘料分离装置
- 下一篇:鱼雷罐喷吹脱硫喷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