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板式空气预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7685.7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7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陈韶范;赵国栋;陈满;王炫松;马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L15/00 | 分类号: | F23L15/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田玉兰;马英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板 空气 预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换热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板式空气预热器。
背景技术
采用空气预热器回收烟气余热是提高加热炉效率、降低能耗的有效方法。现有空气预热器传热元件分为普通管式、热管式、回转式和板式四大类。板式空气预热器按传热元件不同又分为波纹板式空气预热器和平板式空气预热器。波纹板式空气预热器传热板管间采用即有扰流、又有支撑作用的波纹支撑,板片间采用焊接密封。平板式空气预热器传热板管间采用短钢棒或钢条支撑,板片间采用与密封条或紧固件连接。
普通管式空气预热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但管式传热元件换热效率低,占地面积大,金属耗量高。热管式空气预热器使用温度受限,可靠性差。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占地面积大、耗电量高,漏风系数大。波纹板式空气预热器传热效率高、占地面积小,但波纹板片厚度较薄,设备抵抗腐蚀能力较差。现有平板式空气预热器传热板片间多采用支撑钉进行支撑或非全焊接连接结构,其传热效率高,压降低,但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式空气预热器,传热效率高、阻力降低、密封可靠、有效提高设备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平板式空气预热器结构、制作工艺复杂,制造难度大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平板式空气预热器,包括传热板束,所述传热板束的传热板管由两块传热板片及置于该两块传热板片之间的支撑组件全焊接构成;所述支撑组件由密封条、支撑条及连接所述密封条和支撑条的连接件焊接而成。
所述支撑组件的密封条与支撑条的长度方向与其所在的传热板管内介质的流向一致,所述连接件的长度方向与其所在的传热板管内介质的流向垂直。
所述密封条为钢条或钢棒,支撑条为钢条或钢棒或波形板,连接件为钢条或钢棒或波形板。
所述的传热板片为金属平板片。
所述传热板束由多个传热板管叠落形成板叠,该板叠上、下端面分别设置压紧板,所述板叠上、下端面的压紧板之间安装压紧板拉筋;所述板叠的四角用侧板固定;而所述压紧板及侧板固定在外壳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传热效率高、压降低,可有效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热板束外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热板管外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传热板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传热板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烟气进口流道1,烟气进口法兰2,传热板束3,空气进口法兰4,外部壳体5,空气进口流道6,烟气出口法兰7,烟气出口流道8,空气出口法兰9,空气出口流道10,压紧板11,压紧板拉筋12,侧板13,传热板管14,横向焊缝15,传热板片16,支撑组件17,纵向焊缝18,连接件19,密封条20,支撑条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效果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一种平板式空气预热器,包括烟气进口流道1,烟气进口法兰2,传热板束3,空气进口法兰4,空气进口流道6,烟气出口法兰7,烟气出口流道8,空气出口法兰9,空气出口流道10及外部壳体5构成,所述烟气进、出口流道1、8与空气进、出口流道6、10在外壳5四周交错布置。传热板束3安装在外壳5内。烟、空气进、出流道与外部烟、空气管道焊接或通过法兰相连接。
参照图3、4、5,所述传热板束3的传热板管14由两块传热板片16及置于该两块传热板片16之间的支撑组件17全焊接构成;所述支撑组件17由密封条20、支撑条21及连接所述密封条20和支撑条21的连接件19焊接而成。该支撑组件17为整体结构,其密封条20与传热板片16焊接、支撑条21和连接件19与传热板片16不焊接,使传热板管14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其中密封条20即有密封作用又有将冷、热流体流道分隔的作用。
参照图2,所述传热板束3由多个传热板管14叠落形成板叠,该板叠上、下端面分别设置压紧板11,所述板叠上、下端面的压紧板11之间焊接或螺纹或紧固件相连接压紧板拉筋12,压紧板拉筋12可为钢棒或钢条。所述板叠的四角用侧板13固定;而所述压紧板11及侧板13固定在外壳5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76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智能蓝牙游戏手柄
- 下一篇:车载电源机柜的两级智能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