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密封往复旋转蒸发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7640.X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9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马荣华;郑爱权;严丹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3/08;B01D1/3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往复 旋转 蒸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发仪,具体地说是往复旋转蒸发仪。
背景技术
旋转蒸发仪许在减压条件下工作,为了其能够旋转且密封,仪器均设有密封装置,目前市售产品几乎均采用密封环来达到密封的效果。密封环不论质量好坏,在使用的过程中均存在着一定的漏气现象,使得真空度不够理想;并且密封环所处工作环境恶劣是仪器中最易损坏的部件,尽管采用耐腐蚀的材质制作,若长时间工作也只有几个月的寿命,一旦损坏,如不及时更换还可能引起相邻玻璃部件的损坏。日本人有贺真一的公开号为CN101920121A的专利中虽未采用密封环,但其密封部件为设有磨砂面的两根套管,靠润滑剂来达到密封效果,这样一来对生产工艺的要求提高,设备损耗的功耗也增大,其实用性有待进一步的观察。此外仪器使用时还存在如下的几个问题:
第一,仪器使用过程中,随着溶剂的减少,一般蒸发瓶中会逐渐的有固体产生,固体会附着在瓶璧上,当附着不均匀,即多数固体集中于瓶璧的同一侧时,旋转将会产生偏心力,此时,仪器不能平稳运行,且增加磨损;而且固体集中后相当于减小了蒸发面积,降低了仪器的工作效率,此时一般会采用手动“开关”及“加减速”的办法,改变固体的聚集状态,但这种手动的操作方式极不方便。
第二,在气温较高的时候,自来水的冷凝效果达不到要求,如果不用液氮、干冰冷却或采用制冷机这种较为昂贵的设备,即使加大水的流速,也会有大量的低沸点物质被真空泵抽走,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环境。
第三,现有仪器使用过程中,冷凝水的流速不容易观察,有时需要把头伸入通风橱中方能看到出水口的水流情况,这种方式可能导致操作人员吸入有害的气体,影响身体健康。
第四,蒸发瓶的加热采用水浴锅加热,水浴锅升温较为缓慢,水温的转换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往往进入实验室后便开启水浴锅,这样既不经济也不方便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密封往复旋转蒸发仪,可保证绝对的密封,在节省水电资源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仪器的使用性能,而且操作便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密封往复旋转蒸发仪,包括冷凝管、蒸发瓶、往复旋转机构以及电动机,冷凝管的伸出端直接与蒸发瓶套接,往复旋转机构卡紧冷凝管的伸出端,且与电动机相连。往复旋转机构由电动机带动并将电机的持续转动的形式转化为往复运动,进而带动冷凝管往复转动。
所述冷凝管的进出水口、抽气口以及进料口均绕有一段耐腐蚀的软管与相应的固定接头相连接,使得冷凝管可以自由的双向旋转。
所述往复旋转机构由凸轮、滑槽、曲轴和不完全齿轮组合构成。
所述冷凝管的进出水口前设有用于冷凝水循环的水泵及储液槽。储液槽可加入冰块、冰袋等物质是冷却液的温度保持恒定。设备可以根据情况在外冷却水和内循环冷却水之间切换。
还包括加热蒸发瓶的热风枪。
所述热风枪的出风温度及风速可调。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无密封往复旋转蒸发仪,改变了传统旋转蒸发仪的向同一侧运行的方式,即保证仪器的绝对密封性,又保证了旋转时蒸发瓶瓶内固体的流动性;仪器不但运行可靠,更提高了使用性能。独有的自身循环冷却的使用,提高了回收率,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减少了水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旋转机构部分采用不完全齿轮机构后一层A1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旋转机构部分采用不完全齿轮机构前一层A2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铁架台9上带有电动机10及调速器17并安装一横梁19,横梁19上安装了旋转机构12、热风枪18,除此之外还固定有一个双口塞22,双口塞22下端接有接受瓶23。冷凝管2的上端3可旋转的连接于支撑梁1上,该支撑梁固定于旋转机构12上,冷凝管2的下端21穿过旋转机构12,并由其带动。另外,一个储液槽8中内设有水泵7,并可通过一个开关6来选择冷凝水的内外循环。
用三根耐腐蚀的软管各绕冷凝管的下端两圈后分别连接,①储液槽上工作进出水口4与冷凝管的进出水口13,②冷凝管的抽气口14与双口塞上的入口16,如果有必要,进料口15也可以通过软管连接到一个固定的接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76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