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铸片除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7620.2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6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尹望林;余序安;陈利锋;虞万金;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张谦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兴市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拉伸 聚丙烯 薄膜 生产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铸片除气装置,属于薄膜生产线中铸片除气装置改进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中铸片系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系统,熔体经过模头挤出成型必须经过激冷辊和水槽的冷却。其作用有两点:1.使熔体冷却成型,形成厚片;2. 通过温度骤冷控制聚丙烯片材的结晶,增大球晶的生成,方便后续拉伸成型。熔体冷却成型形成厚片是拉伸过程最关键步骤:聚丙烯树脂熔融后通过模头挤出,挤出熔体通过激冷辊和水槽两面冷却成片。水槽冷却是通过喷水管喷水来冷却的,如果喷水中含有大量空气,含有大小不一气泡的水柱喷在由模头流涎下来的高温的膜片上,因此时的膜片温度高、表面软的特点,在厚片上就会形成较多气泡,气泡经过拉伸,严重产生破膜,影响生产连续性,造成较大损失。轻微气泡拉伸破裂产品表面会产生类似“鱼眼”的瑕疵,造成不必要的质量降级。降低产品市场美誉度。
由于回水通过回水管流入回水箱时会带入大量空气,为排掉水中的空气,三菱重工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中铸片除气装置在回水箱抽水泵前加装一层过滤网,水流通过过滤网时能排除一部分空气。但因为水位不高,水流较急,会带入大量空气,所以设计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需对生产线中的铸片除气装置再进行必要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气效果好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铸片除气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铸片除气装置,包括带有腔室的回水箱,回水箱的一端安装有与腔室连通的回水管,回水箱的另一端安装有与腔室连通的泵吸水管,腔室内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腔室内,且位于过滤网与回水管之间依次安装有隔片一、隔片二、隔片一,隔片一顶端与回水箱顶壁之间设有开口一,隔片二底端与回水箱底壁之间设有开口二。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回水箱的高度H为1米。
本实用新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铸片除气装置,通过增设隔片,改变了回水箱腔室内的水流方向,使到达过滤网之前的水流进行了上下流动(即进行了两次流向改变),实现了将水中的大量空气排出水外的目的。
总之,本实用新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铸片除气装置相比现有技术,主要有以下优点:
(1)通过改变水流方向增加排气效果。原来水流在回水箱是湍流,现改为上下流动,排气效果大大增加。
(2)通过增加回水箱高度(现有的回水箱高度为0.5米),使泵体离水面高度增加,降低表面空气进入,同时避免水浅泵口水流打漩涡带入大量空气。
(3)回水箱高度增加,保证泵体(水箱底部)周围水流相对静止。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铸片除气装置,包括带有腔室2的回水箱1,回水箱1的一端安装有与腔室2连通的回水管3,回水箱1的另一端安装有与腔室2连通的泵吸水管4,腔室2内安装有过滤网5。同时,腔室2内,且位于过滤网5与回水管3之间依次安装有隔片一6、隔片二7、隔片一6,隔片一6顶端与回水箱1顶壁之间设有开口一8,隔片二7底端与回水箱1底壁之间设有开口二9。回水箱1的高度H为1米。
由回水管3进入回水箱1腔室2内的水,依次通过隔片一6的开口一8、隔片二7的开口二9、隔片一6的开口一8、过滤网5,最后由泵吸水管4输送出去进行喷水。
水流在经过隔片一6、隔片二7、隔片一6的依次阻隔过程中,进行了两次流向改变,从而将水中的大量空气排出水外,剩余的少量空气在经过过滤网5时排出水外。回水箱1高度增加,泵体离水面高度增加,水箱底部水相对静止。避免带入空气。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76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力学反应设备
- 下一篇:一种带自动清洗装置的电解液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