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工钛合金与铝合金夹层结构的铰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7336.5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6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唐臣升;孙金萍;刘舒红;康秋;台春雷;单丹丹;符强;李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7/00 | 分类号: | B23D7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郑贤明 |
地址: | 11003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钛合金 铝合金 夹层 结构 铰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刀,用于钛合金和铝合金夹层结构的铰孔加工。
背景技术
钛合金和铝合金夹层结构已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在飞机结构设计中,但是由于加工钛合金和铝合金夹层结构铰刀主要结构参数设计不合理,导致了现有的加工钛合金和铝合金夹层结构在铰孔加工过程中经常容易产生铝合金表面划伤的现象。其具体表现在:前角和螺旋角的数值均为0°,使得刃口不锋利,容易产生屑瘤;刀具容屑槽横截面的角度太小,其数值为80°,容易造成容屑空间不足。上述问题最终严重影响了飞机装配加工的精度与效率,并很难满足飞机装配加工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钛合金与铝合金夹层结构的铰刀,提高了钛合金和铝合金夹层结构装配孔铰孔加工的质量和效率,避免了铝合金孔在加工中的划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加工钛合金与铝合金夹层结构的铰刀,包括铰刀前引导、铰刀刃部、铰刀后引导和铰刀柄部,铰刀刃部上的切削刃前角为3°~5°,切削刃后角为13°~15°,螺旋角为3°~5°,铰刀容屑槽横截面的角度为85°~9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加工钛合金和铝合金夹层结构铰刀的主要结构参数重新设计,即将铰刀的切削刃前角加大,制成3°~5°,将铰刀切削刃螺旋角加大,制成3°~5°,以及将铰刀容屑槽横截面的角度加大,制成85°~90°,使得铰刀的铰孔加工效果较好,不易产生铝合金孔划伤,因而提高了钛合金和铝合金夹层结构装配孔铰孔加工的质量和效率,避免了铝合金孔在加工中的划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以切削刃直径为10mm的加工钛合金与铝合金夹层结构铰刀为例,其包括铰刀前引导1、铰刀刃部2、铰刀后引导3和铰刀柄部4。其中,将铰刀前引导1的直径制成9.9mm,将切削刃直径制成10mm,将切削刃长制成15mm,将铰刀后引导3直径制成13mm,将铰刀刃部2上的切削刃前角6制成3°~5°,将切削刃后角制成13°~15°,将切削刃螺旋角5制成3°~5°,将铰刀容屑槽横截面的角度6制成85°~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73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热钎焊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组合式飞剪的回转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