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用手垫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6831.4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3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竺静;王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5/52 | 分类号: | A61M5/5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定***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用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用手垫。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医疗最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静脉注射通常是在手背的静脉上扎针。药液经过静脉直接进入人体的血管内循环,治疗效果好,见效快。但是由于静脉注射时间较长,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儿童异动,注射针头极容易错位或被误操作拔出。因此,人们设计了静脉输液时固定手掌部位的手托。其通过对手掌的限位,从而避免注射针的错位以及误操作,并且同时还具有承托手掌、缓解手掌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所产生的手部酸痛、疲劳,舒适度好。
由于大量的药液进入静脉后,会导致手臂冰凉,尤其是在温度低的环境下,这种情况尤其严重。
现有的静脉注射用手托,没有设置调温结构,其只起到对手掌的承托和限位作用。同时现有手托的舒适度还可以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调节温度的输液用手垫。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输液用手垫,包括用于承托手掌的底托和设置在该底托上的用于将手掌限位在所述底托上的弹性限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为袋状结构,端口上设有密封所述底托内腔的盖帽,所述盖帽与所述底托的端口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底托的上表面上设有与手掌相适配的凹槽。
为了增加舒适感,可以在所述底托的上表面上敷设有绒面层。
作为改进,可以在所述底托相对于底托端口的一端还连接有用于承托手腕的腕垫,该腕垫的外端部连接有条状腕带,所述腕带的两端设有将腕带两端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腕垫的设计可对手腕部位进行承托和保护,腕带的设计能够配合底托对手掌和手腕同时定位,对针头的保护更好,也特别适合在臂部注射时使用。
上述连接件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现有技术中的扣、眼的方式、搭扣的方式,等 等,较好的,所述连接件为分别设置在所述腕带两端部的雌雄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底托设计为袋状结构,可以在底托内盛装一定温度的水,在提供承托作用的同时,可对药液首先经过的手和手臂进行取暖加热,避免大量注射时冰冷的药液对人体的刺激,尤其适合在春、秋、冬等温度低的季节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该输液用手垫包括:
底托1,为袋状结构,端口上密封连接有盖帽11。本实施例中底托1采用橡胶材质制备,盖帽11和底托1的端口之间通过螺纹相连接。底托的形状可以是小型的暖水袋结构,也可以是类似鼠标的结构。底托1的上表面上还设有与手掌和手指相适配的凹槽12,凹槽12可以是一个凹槽,也可以是与每根手指相适配的多个相邻设置的凹槽。底托1的上表面上敷贴有一层绒面层14,以增加手的舒适感。本实施例中的绒面层12为纺织绒布。底托1上设有用于限位手指的弹性限位带13。本实施例的弹性限位带有两条,弹性限位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底托相对的两个侧边上。
腕垫2,连接在底托上相对于底托端口的另一端上,该腕垫可以是厚度均匀的柔性垫片,也可以是沿与底托1相连接一端向外端厚度逐渐减小,形成弧形过度,使手腕的承托更舒适。
腕带3,长条状结构,连接在腕垫2的外端部上,本实施例采用纺织面料制备而成,腕带的两端分别缝制有雌雄贴31。
使用时,可先打开盖帽,将热水盛装在底托内,然后拧紧盖帽。拉开限位带,将手掌放在底托上,手掌和手指恰好位于底托上表面上的凹槽内,放开限位带,限位带在弹力作用下回复,贴着手指将手限位在凹槽内。手腕承托在腕垫上,将腕带两端的雌雄贴黏合在一起后即限定手掌和手腕的位置,可在长时间内保持手掌、手腕和注射针头之间的相对位置,避免了注射时针头在静脉内的错位和在外力作用下的掉针情况的发生,同时,底托内的热水可对手掌进行温和的加热。当水温冷却后,还可以打开盖帽,倒出底托内的冷水,盛装上热水后再使用。
该输液用手垫尤其适合儿童在静脉注射治疗时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68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