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带风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6791.3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4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良;蒋永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环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73 | 分类号: | C21D9/573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8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片制造领域,特指一种铜带风冷装置。
背景技术
在将铜材铸造成铜带再制作成铜片的制造过程中,会有很大量的热量附着于成型后的铜带上,而铜带上带有过多的热量不利于后续的进一步的加工,为了将这些多余的热量尽快的散发,本发明人研发出一种铜带风冷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带风冷装置,通过加快空气流速来加快铜带上热量的散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铜带风冷装置,包括进风管,分流箱,上风道,下风道,铜带通道,所述的进风管与分流箱连通,所述的分流箱与上风道和下风道连通,上风道和下风道的出风口皆设置在铜带通道中,上风道和下风道的出风口分别位于铜带的上方和下方。
进一步,所述的上风道和下风道在铜带通道中的截面为水滴形,截面较窄的一端为出风口。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在贴近铜带的位置上设置吹风装置,能够有效加快铜带上热量的散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剖面图。
标号说明
进风管1,分流箱2,上风道3,下风道4,出风口5,铜带通道6,铜带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铜带风冷装置,包括进风管1,分流箱2,上风道3,下风道4,铜带通道6,进风管1与分流箱2连通,分流箱2与上风道3和下风道4连通,上风道3和下风道4的出风口5皆设置在铜带通道6中,上风道3和下风道4的出风口5分别位于铜带7的上方和下方,且两个风道在铜带通道6中的截面为水滴形,截面较窄的一端为出风口5。
当冷风从进风管1进入分流箱2后,被上风道3和下风道4分流,分流后的风在出风口5同时吹在铜带7的上下两面,进行散热,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环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环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67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镁冶炼还原罐的新型挡火板
- 下一篇:带顶丝外球面轴承的内圈顶丝孔退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