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纤维压缩打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6745.3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7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潘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常盛无纺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9/30 | 分类号: | B30B9/30;B30B15/3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3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压缩 打包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纤维压缩打包机,用于将诸如汽车内饰件如汽车隔音毡生产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裁余边角料并且经开松机开松后形成的废纤维进行压缩打包,以使打包的废纤维回用于生产过程中。
背景技术
前述的汽车内饰件如位于汽车驾驶室的正副驾驶位置的地垫和汽车隔音毡,等等,通常由低熔点的热塑性纤维如丙纶纤维、低熔点的热塑性纤维与天然纤维(如麻纤维、棉纤维、粘胶纤维、羊毛纤维中的一种或以上的纤维)相混合的混合纤维或者与化学纤维(如涤纶纤维、锦纶纤维和腈纶纤维中的一种或以上的纤维)相混合的纤维经加热压制成型得到。对此可以参见中国专利CN101775708A(汽车内饰件毡自动成型机)、CN2122781Y(汽车内饰件成型设备)、CN101024387A(汽车内饰件及其制造方法)、CN102776715A(空气填充法车辆内饰件预成型机)、CN102776716A(气流填充式汽车内饰件预成型机)、CN102776717A(空气填充法汽车内饰件预成型机)、CN102776718A(汽车内饰件预成型机)和CN102776720A(气流填充法汽车内饰件预成型机),等等。
如业界所知之理,在前述汽车地垫和隔音毡的生产过程中,裁除的边角废料的面积通常占地垫、隔音毡面积的25-30%左右,也就是说若要获得10㎡的隔音毡,那么在未裁剪之前的面积为12.5-13㎡(地垫同例),因此产生的废边角料的量较大。又,由于在制备过程中加入了低熔点纤维,于是在热压成型阶段,低熔点纤维产生玻璃化趋势即产生固化而形成一定的硬度,以体现耐撕破强度,由于硬度和强度兼备,因而难以由公知的开松机例如CN100368612C(开松机)、CN102586956A(纤维开松机)、CN102586955A(具有除杂功能的开松机)或类似的开松机有效开松,并且这些开松机对前述废边角料的开松效率较低,每小时仅能开松20-30kg。于是,由于开松效果无法满足地垫和隔音毡所需的回用原料要求,因此只能用于加工诸如管道包覆产品或民用产品如鞋垫等,又由于开松效率低下,因而无法满足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求。基于并非限于的这两个因素,目前汽车内饰件生产厂商通常将前述的废边角料进行废弃处理,即,进行填埋,或进行焚烧,从而产生以下弊端:一是造成资源浪费;二是填埋对土壤和水系造成污染,焚烧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三是由于无法回用而使汽车内饰件成本提高。
针对上述状况,本申请人作了持久的探索,成功地设计出了对前述废边角料有效开松的成套设备,具体地讲,该设备能将前述汽车内饰件即地垫和隔音毡生产过程中裁除的废边角料有效开松并且具有理想的开松效率(与本申请同时提出了专利申请)。但是由于开松后的纤维处于蓬松状态,因此如果缺乏合适的压缩打包机,则会造成运输环节的麻烦,并且造成人力资源投入成本的增加,以及在运输环节中产生浪费,等等。
关于打包机的技术信息在公开的专利文献中可见诸,略以例举的如CN2561577Y(液压棉花打包机)、CN2785848Y(液压棉花打包机)和CN2605118Y(打包机踩棉装置),并非限于例举的这些专利方案由于都是针对棉花打包而言的,因而对于开松机开松后的纤维进行压缩打包不具有可借鉴的技术意义。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的生产厂区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将开松机开松后的处于蓬松状态的废纤维有效约束成特定的包装形态而藉以方便运输、有利于体现良好的自动化效果而藉以减少人力投入并且减轻操作者的操作强度和有益于避免造成浪费而藉以体现节约型经济精神的废纤维压缩打包机。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废纤维压缩打包机,包括一机架;一废纤维输送机构,该废纤维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一用于将由所述废纤维输送机构输入的废纤维以结实状态压缩于打包容器内的废纤维压缩机构,该废纤维压缩机构上下移动地配设在所述的机架上;一动力传动机构,该动力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并且与所述的废纤维压缩机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常盛无纺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常盛无纺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67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静压滤芯成型模具及其端密封元件
- 下一篇:塑钢缠绕管用高速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