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缸活塞与活塞杆联接螺纹前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6309.6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9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婉瑜;王艳丽;陈恒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银华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20 | 分类号: | F15B15/20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郑晓荃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缸 活塞 活塞杆 联接 螺纹 前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油缸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液压缸活塞与活塞杆螺纹联接结构的设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液压缸活塞与活塞杆的配合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活塞A及活塞杆B,活塞杆B包括有杆腔端B1及无杆腔端B2,所述的活塞A及活塞杆B通过联接螺纹C固接, 两者间设有密封圈密封, 所述的联接螺纹C设置在无杆腔端B2上,密封圈的沟槽D设置在有杆腔端B1上。E处为定位台阶面,此时杆身处的轴肩为定位轴肩,定位轴肩的高度值有一定的要求。
活塞杆在稳定工况下,其主要受力部位为活塞与活塞杆螺纹联接部分,螺纹越大,活塞杆的承载能力越大。
在现有的技术中,目前采用活塞与活塞杆联接螺纹后置结构(如图1所示),即O形圈密封沟槽设计在有杆腔一端,而活塞与活塞杆的联接螺纹设计在无杆腔一端,同杆径的情况下,此种结构的螺纹规格较小,活塞所适用的油缸的额定压力也相对较小,不利于油缸批量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缸活塞与活塞杆联接螺纹前置结构,其能有效的提高活塞适用油缸的额定压力范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液压缸活塞与活塞杆联接螺纹前置结构,包括活塞及活塞杆,活塞杆包括有杆腔端及无杆腔端,所述的活塞及活塞杆通过联接螺纹固接, 两者间设有密封圈密封,所述的联接螺纹设置在有杆腔端,密封圈的沟槽设置在无杆腔端。
具体的,在所述的活塞杆有杆腔端的端部设有螺纹,活塞与其配合的位置设置螺纹联接定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活塞与活塞杆联接螺纹前置结构,所谓螺纹前置是指活塞杆与活塞的联接螺纹设计在有杆腔一端,而O形圈沟槽设计在无杆腔一端,其特点在于加大螺纹规格,提高活塞杆承载力,提高活塞的适用的压力范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液压缸活塞与活塞杆联接螺纹前置结构,包括活塞1及活塞杆2,活塞杆2包括有杆腔端21及无杆腔端22,所述的活塞1及活塞杆2通过联接螺纹3固接, 两者间设有密封圈密封,所述的联接螺纹3设置在有杆腔端21,密封圈的沟槽4设置在无杆腔端21。
具体的,在所述的活塞杆有杆腔端的端部设有螺纹,活塞与其配合的位置设置螺纹联接定位。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5处为定位台阶面,此时杆身处的轴肩为工艺轴肩,工艺轴肩的高度值较小,无特别要求。故图2的联接螺纹规格可取较大于图1的联接螺纹规格,增大了活塞杆的承载能力,提高了活塞适用的压力范围。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活塞与活塞杆联接螺纹前置结构,所谓螺纹前置是指活塞杆与活塞的联接螺纹设计在有杆腔一端,而O形圈沟槽设计在无杆腔一端,其特点在于加大螺纹规格,提高活塞杆承载力,提高活塞的适用的压力范围。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机械行业大规模化的生产,是一种生产效率高,拆装方便,稳定性好,安全性好的活塞与活塞杆联接结构。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银华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银华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63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英陶瓷辊与轴套连接结构
- 下一篇:泵用叶轮静平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