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刀翼大开口反循环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6130.0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7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毛忠仁;苏益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惠灵丰金刚石钻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43 | 分类号: | E21B10/43;E21B10/6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刀翼大 开口 循环 钻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头,尤其是涉及一种三刀翼大开口反循环钻头,属于钻探领域。
钻探是用钻机设备从地表向地下钻进成孔,从而达到所要任务的工程施工工程。从钻探的目的可分为:地质钻探,水文水井钻探,工程勘察钻探,石油钻探等等,钻探就需要使用到钻头,钻头是钻井时必不可少的破碎岩石工具,主要有牙轮钻头、金刚石钻头和刮刀钻头,一般在地质、石油钻探工程中使用的钻头都是正循环,所谓正循环是指钻井工程中使用钻井液(泥浆或清水)是从钻杆中心孔灌注下去,从钻头的喷嘴流出,然后从钻杆外壁四周返回地面,其作用是以钻井液清洗冷却钻头切削齿,同时将切削屑带出井底。
在一些松软地层,钻井液从钻头喷嘴喷出产生的冲刷力,可使钻井底孔扩大成空洞,同时钻井液带着从钻杆外壁和已钻好的井孔之间返回地面也可能破坏井孔壁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钻头为正循环结构而对井壁表面产生破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三刀翼大开口反循环钻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三刀翼大开口反循环钻头,包括钻头体,所述钻头体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钻头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刀翼,刀翼的上端汇聚于位于钻头体端部的一处,该处位于钻头体的中轴线上,且相邻刀翼之间存在吸液口,吸液口与通孔连通。
在上述方案中,将刀翼汇聚于钻杆外的一处,相邻刀翼之间存在与通孔相连通的间隙作为吸液口,吸液口是通孔与井壁连接的通道,减少了正循环钻头的喷射口设置,使得工作时对井壁表面提供了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钻头体在靠近刀翼的下端内凹形成若干个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数量与刀翼的数量相同,相邻的刀翼之间分布一个弧形凹槽,且弧形凹槽与对应的吸液口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弧形凹槽,通过内凹的结构变相增大了吸液口的面积,使得吸液的效果更加明显,不会出现堵塞。
进一步地,所述刀翼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刀翼作为优先数量,刀翼的数量少,吸液口的空间就大,吸液更加快捷。
进一步地,所述钻头体在远离刀翼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柄,连接柄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连接柄是作为钻头与钻杆联接的中间结构,连接柄的内部也设置有通孔,与钻头体中的通孔在同一轴线上,能够方便冲洗液体的流出,连接柄外壁的螺纹,使得旋合更加紧密。
进一步地,所述钻头体在远离刀翼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柄,连接柄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连接柄是作为钻头与钻杆联接的中间结构,连接柄的内部也设置有通孔,与钻头体中的通孔在同一轴线上,能够方便冲洗液体的流出,连接柄外壁的螺纹,使得旋合更加紧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钻头能够解决正循环结构对井壁表面产生破坏的问题,通过设置数量较少的刀翼,钻头上钻井液流入口大,在内外压差不大的情况下,容易将岩屑带走,提高了使用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连接柄;2—钻头体;3—弧形凹槽;4—通孔;5—吸液口;6—刀翼。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三刀翼大开口反循环钻头,包括钻头体2,所述钻头体2的内部设置有通孔4,所述钻头体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刀翼6,刀翼6的上端汇聚于位于钻头体2端部的一处,该处位于钻头体2的中轴线上,且相邻刀翼6之间存在吸液口5,吸液口5与通孔4连通。利用通孔4与吸液口5,对钻井液进行吸收,减少了正循环结构的喷射孔,因为喷射孔的冲击力大,容易对井壁的表面产生破坏,而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吸液口将钻井液吸入钻头体,避免了对井壁的冲击力,使得井壁不会受到破坏。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刀翼的优选数量为三个,钻头体2在靠近刀翼6的下端内凹形成三个弧形凹槽3,弧形凹槽3的数量与刀翼6的数量相同,相邻的刀翼6之间分布一个弧形凹槽3,且弧形凹槽3与对应的吸液口5连通。弧形凹槽3的开口端与吸液口5连通,形成一个整体结构,通过设置弧形凹槽3,增大了吸液口5的面积,使得在吸收钻井液时效率更快,而且不会发生堵塞,刀翼6的数量少,也是增大了刀翼6之间的空间,更进一步地增加了吸液口5的面积。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钻头体2在远离刀翼6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柄1,连接柄1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连接柄1是作为钻头与钻杆连接的中间结构,利用螺纹加大了旋合的力度。
采取上述方式,就能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惠灵丰金刚石钻头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惠灵丰金刚石钻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61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油钻井用钻柱清洁器
- 下一篇:自适应扩孔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