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妇产科病房组合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5697.6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4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于爱娟;解秀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爱娟 |
主分类号: | A61G7/00 | 分类号: | A61G7/00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杨娜 |
地址: | 25502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妇产科 病房 组合 | ||
技术领域
妇产科病房组合床,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剖腹产手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产妇在生产时选择剖腹产。剖腹产后,产妇需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待腹部刀口基本愈合后再出院。现有的妇产科病床多采用婴儿床和产妇床分开的结构,为了方便医护人员对婴儿的照顾,婴儿床的高度远高于产妇床。剖腹产的产妇在生产后由于刀口未能愈合,由于婴儿床高度较高,想照看婴儿和喂奶时需要困难的坐起;由于婴儿床多底部设有滑轮又与产妇床分开,在剖腹产产妇家属不在身边时,产妇起身照看婴儿、给婴儿喂奶或者用手去够婴儿床的时候,容易摔下产妇床,严重的则会挣裂腹部刀口,发生危险。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将婴儿床固定在产妇床上,婴儿床高度与产妇床高度相同,这样设计的婴儿床高度又不利于医护人员对婴儿的检查护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组合多样、使用安全的妇产科病房组合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妇产科病房组合床,包括产妇床,其特征在于:在产妇床一侧可拆卸的连接有婴儿床,所述的婴儿床由上到下依次包括婴儿睡盘、储物盘和与储物盘固定连接的高度调节装置;产妇床的床头上设有高度可调节的吊瓶支架。
所述的产妇床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婴儿睡盘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储物盘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上均设有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连接孔;婴儿睡盘和储物盘可选择的安装在产妇床左侧或右侧,并通过螺栓将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固定。
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升降杆、旋钮和底座,底座和升降杆通过底座内部的齿轮连接,旋钮与底座内部的齿轮固定连接。
所述的婴儿睡盘上方活动连接有护栏,护栏上设有推杆。
所述的底座底部设有带刹车装置的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妇产科病房组合床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妇产科病房组合床功能多样,可以拆开产妇床作为产妇产前使用,产妇生产完回到病房后,可将婴儿床与产妇床连接,又可根据产妇生单胎、双胞胎或龙凤胎来选择连接的婴儿床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医护人员根据具体情况组合安装病床;
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妇产科病房组合床可以调节婴儿床的高度,方便婴儿床在产妇病房和医护人员为婴儿检查时使用;
3、本实用新型的妇产科病房组合床可以根据需要拆下婴儿床的护栏,作为婴儿诊疗床使用,一床多用,节省婴儿诊疗到送入产妇病房的时间;
4、本实用新型的妇产科病房组合床中,婴儿床螺栓连接在床板侧面的位置可调,使用方便。床头设有的吊瓶支架可充分节省产妇床左右两侧的空间,方便产妇诊疗和照看婴儿。
附图说明
图1是妇产科病房组合床的俯视图。
图2是妇产科病房组合床的左视图。
图3是妇产科病房组合床中婴儿床的俯视图。
图4是妇产科病房组合床中婴儿床的左视图。
图5是妇产科病房组合床中婴儿床的主视图。
其中:1、产妇床;2、婴儿床;3、扶手;4、床头;5、床尾;6、床板;7、第一连接板;8、第一连接孔;9、婴儿睡盘;10、储物盘;11、底座;12、第二连接板;13、第三连接板 ;14、护栏;15、推杆 ;16、升降杆 ;17、旋钮;18、万向轮;19、吊瓶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妇产科病房组合床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5:本妇产科病房组合床,包括产妇床1,产妇床1包括床头4、床尾5和床板6,床板6固定连接在床头4和床尾5之间。
产妇床1一侧可拆卸的连接有婴儿床2,所述的婴儿床2由上到下依次包括婴儿睡盘9、储物盘10和与储物盘10固定连接的高度调节装置;产妇床1的床头4上设有高度可调节的吊瓶支架19。
参照附图1~2,产妇床1与婴儿床2螺栓连接,产妇床1的左侧与扶手3螺栓连接,婴儿床2上设有高度调节装置。产妇床1可左右两侧均连接扶手3作为产妇产前病床。产妇床1也可左右两侧各螺栓连接一个婴儿床2,作为产妇生双胞胎或龙凤胎时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爱娟,未经于爱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56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