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等离子切割焊炬的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5407.8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4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余金湖;杨小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西锐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0/00 | 分类号: | B23K10/00;B23K3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121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离子 切割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等离子切割机的配件之一,特别涉及一种等离子切割焊炬的电极。
背景技术
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具有操作简单、精确度高、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化工机械、汽车工业、通用工程机械等行业进行加工件切割。而等离子切割焊炬电极作为等离子切割机的关键消耗件之一,目前市场上一般由柱状离子发射体铪和铜基体镶嵌在一起,这种构造充分利用了铪抗氧化性能高,电子逸出功率低和铜的导热导电性能好的特性,使电极最大限度发射等离子弧的同时又能将热量传递出去,这样能保证发射体铪不会很快被烧损。但随着焊炬电极的频繁使用,存在如下缺点:1、因铪材料的纯度不高,易烧损,电极寿命就短;2、引弧次数的增多,由于两种材质铜和铪的热胀系数不同相差悬殊,铜受热膨胀系数大,这样在高温下不可避免的形成间隙。甚至因为有间隙的产生在铜与铪的表面形成氧化膜层,铪的热量不易传递出去,这样电极头部导电导热性将会随之变差,从而电极前端温度就会很快升高,随之发射体铪就会很快熔化烧损,甚至铜基体也会熔化烧损。这样就造成电极损坏;3、因易磨损,产生不可控制的等离子弧,极易造成割炬的严重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间歇电阻低、电极发射体冷却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等离子切割焊炬的电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等离子切割焊炬的电极,包括铜质基体和铪质电极发射体,所述的铜质基体的截面形状为“山”字形,铜质基体的底部设有环形槽,所述的铪质电极发射体为环状,且设置在铜质基体的环形槽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铪质电极发射体设置为环状,增加了电极发射体和基体的接触面积,加快铪的散热速度,这样铪的熔化烧损速度减慢,从而达到延长电极的使用寿命;通过银合金钎焊剂将铪质电极发射体焊接在铜质基体的环形槽内,提高整个焊缝处的导电和导热性,进而提高电极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等离子切割焊炬的电极的轴向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铪质电极发射体的横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等离子切割焊炬的电极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等离子焊炬的电极,包括铜质基体1和铪质电极发射体2,所述的铜质基体1的截面形状为“山”字形,铜质基体1的底部设有环形槽,所述的铪质电极发射体2为环状,且设置在铜质基体1的环形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铪质电极发射体2为环状,且电极发射体2的内外直径比值设为0.3—0.6。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加铜与铪的接触表面积来达到加快铪的散热速度,使铪的熔化烧损速度减慢,从而达到延长电极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减小铜、铪两种材质的热胀系数,提高导热性,进而保护电极。
所述的铜质基体1为无氧铜,其中铜含量大于99.95%,氧含量小于0.002%;铪质电极发射体2中含铪大于97%,高纯度铪质材料烧损越慢,有效提高电极使用寿命;通过银合金钎焊剂将铪质电极发射体2焊接在铜质基体1的环形槽内,提高整个焊缝处的导电和导热性,进而提高电极的冷却效果;通过采用真空钎焊工艺,改善实验的工艺流程,减小高温下形成的间隙,有效消除电极发射体和基体的间歇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西锐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西锐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54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暖地板发热电缆快速接线器
- 下一篇:一种核燃料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