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塑形和打孔为一体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5008.1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1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卡美多鞋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D8/06 | 分类号: | A43D8/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塑形 打孔 一体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集塑形和打孔为一体的模具。
背景技术
有些鞋子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在鞋面上做一些孔,以达到透气的效果。在传统的制鞋工艺中,是先制作出鞋面,然后再在上面打孔。制作鞋面和打孔是两道工序,是分开进行的。这样人工作业需要很长的时间,效率得不到提高。若有人工完成皮革的剪裁,皮鞋成品的合格率肯定是一个问题。而且有些鞋子需要打很多孔,如果制作鞋面和打孔分开进行,那么孔的位置的一致性就很难控制的那么准确,鞋子的美观度也会受到影响,不利于鞋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它集塑形和打孔为一体。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塑形和打孔为一体的模具,它包括外围刀体、横条和打孔器,所述的外围刀体呈长方形且边长较短的两边有凹起;两边的凹起对应连接了横条;横条上有打孔器。横条是为了固定打孔器。
所述的外围刀体一侧为切割面,另一侧为受压面,且在靠近凹起分别固定了与较长边垂直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使外围的结构更为稳固,当刀体在受到重压时,不会轻易变形,能够使用较长的时间。
所述的凹起位于外围刀体较短边的中心,且凹向外围刀体内部。外围刀体起着给鞋面塑形的作用。
所述的打孔器由多个的空心圆柱体构成。空心圆柱体的排布构成了鞋面透气孔的样式。
所述的空心圆柱体的半径为0.6mm-1.0mm,一端固定在横条上,另一端为切割面。鞋面上的孔一般是为了透气,不易设计的太大。空心圆柱体的刀片结构是为了在重压作用下打孔。
所述的外围刀体与空心圆柱体的刀片结构的一端齐平。皮革一般是软的,模具放在皮革上,在受到重压时,皮革的塑形和打孔便能一气呵成。
所述的空心圆柱体两个一列,形成六排,处于横条的中心,且在横条上靠近凹起位于外围刀体的对称轴上分别有个空心圆柱体。
所述的外围刀体1是铁或者合金材质。外围刀体是整个实用新型的核心组成成分,受到的磨损和破坏相较其他结构较为严重,故在制成外围刀体的金属片的材料选择是比较慎重的。一般惯用的材料为铁,由于其加工艺成熟,价格低廉,坚固的度高等一系列优点,在材料选择上具有很大优势。但是由于铁会生锈这一因素,导致用铁制成外围刀体可能会因为生锈而发生外围刀体结构的变形和走样,不利于制鞋皮革的切割,故在相较这种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根据核算成本效益,来选择构成外围刀体金属片的材料,择优而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外围刀体与打孔器的有效组合,使鞋面的塑形和打孔在一步就能完成,有效地提高了鞋子制作的效率和速度。
2、外围刀体采用铁或者合金材料,便于制作,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中的标号为:1、外围刀体;2、横条;3、支撑结构;4、空心圆柱体;5、凹起;6、打孔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的集塑形和打孔为一体的模具,由外围刀体1、横条2和打孔器4组成,外围刀体1成长方形且边长较短的两边有凹起5;两边的凹起5对应连接了横条2;横条2上有打孔器6。外围刀体1一侧为切割面,另一侧为受压面,且在靠近凹起5分别固定了与较长边垂直的支撑结构3。凹起5位于外围刀体1较短边的中心,且凹向外围刀体1内部。打孔器6由多个的空心圆柱体4构成。空心圆柱体4的半径为0.6mm-1.0mm,一端固定在横条2上,另一端为切割面。外围刀体1与打孔器6的刀片结构的一端齐平。空心圆柱体4两个一列,形成六排,处于横条2的中心,且在横条2上靠近凹起5位于外围刀体1的对称轴上分别有个空心圆柱体4。外围刀体1是铁或者合金材质。
下面来进一步描述此实用新型的具体运用:
在使用中,制鞋面的皮革平整的铺在操作台上,用此模具的切割面的一边压在皮革上,用重力压模具的另一边,有孔的鞋面即制作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卡美多鞋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卡美多鞋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50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