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设有导流片的空调送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24842.9 | 申请日: | 2013-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0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友宁;雷永锋;付裕;于世鹏;张明杰;矫立涛;刘伟杰;袁俊军;王永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3/062 | 分类号: | F24F13/062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李升娟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设有 导流 空调 送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调送风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设有导流片的空调送风装置。
现有市场上的立式空调风道结构一般都由进风口、离心风机、蒸发器和出风口组成。室内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空调内部,经过离心风机离心加速后,空气经过蒸发器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空气再由出风口吹向室内。
目前,出风口大多设计成矩形状,在出风口处加入格栅或者扇叶后与出风口构成空调的送风装置,利用格栅或扇叶平衡出风口处的出风风量和控制出风风向。这样的送风装置仅能将蒸发器热交换后的空气送出来,送出的风不够柔和,尤其是在制冷模式下,所吹出的凉风直接吹到用户身上,用户感觉不舒适。而且,从出风口吹出来的风力大小完全取决于空调进风口进风量的大小以及离心风机的功率大小,其本身不能增大进风风量,因而对室内空气的流动起不到明显的增强效果。另一方面,对于控制出风方向的格栅或扇叶来说,其结构的不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空气流动速度,进而影响出风效果。而本实用新型正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这些问题而进行研究的。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设有导流片的空调送风装置,该装置不仅可以加速室内空气流动、提高空调出风的柔和性,而且导流片结构的设计利于空气流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设有导流片的空调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环形罩体,所述环形罩体中间形成有贯穿环形罩体的贯通风道,在所述环形罩体壁上形成有连通空调内部风道和所述贯通风道的环形开口,在所述环形开口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将所述环形开口分割为多个环形出风口的环形导流片,所述环形导流片的横截面为带状结构,且靠近所述空调内部风道的一端呈弧形。
如上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流片横截面中靠近所述环形罩体前端的一端优选为呈弧形。
如上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所述环形导流片横截面中的顶面轮廓线可以为一直线段或为一弧线段。
如上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所述环形导流片横截面中的顶面轮廓线可以为一直线段或为一弧线段。
如上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所述环形导流片横截面中的底面轮廓线可以为通过导角相连接的两段直线段或为一弧线段。
如上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为获得合适的出风方向,所述贯通风道在所述环形罩体的前端形成混合空气出口,所述环形导流片以将所述空调内部风道中的热交换空气从所述环形出风口引流至所述混合空气出口的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环形导流片与所述环形罩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度数大于0°而不大于45°。
优选的,所述环形导流片与所述环形罩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度数为15‑25°。
如上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为保证出风均匀性,在所述环形开口上设有多个环形导流片时,多个环形导流片以从前往后周长渐缩式结构依次排列。
优选的,为进一步保证出风均匀性,多个所述环形出风口的宽度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在空调中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送风装置之后,送风装置通过其环形出风口将空调内部风道中的热交换空气经贯通风道前端吹出时,贯通风道内形成负压,空调外部的空气在负压的作用下进入贯通风道并与热交换空气形成混合空气一起从贯通风道前端吹出,这样的混合空气较为柔和,吹到用户身上会感觉更加舒适,提高了用户舒适性体验效果。同时,利用送风装置所产生的负压作用吸入部分外部未热交换的空气参与到空调最后的出风中,增大了空调的整体进风量,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进一步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整体均匀性。而且,通过将环形导流片设计为横截面呈带状结构且靠近空调内部风道的一端呈弧形结构,能保证流经导流片的空气顺利流动,提高了送风装置的送风效果。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具有本实用新型空调送风装置的空调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是具有本实用新型空调送风装置的空调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分别是图1中空调送风装置两个不同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空调送风装置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5是空调送风装置中的导流片的一个横截面示意图;
图6是空调送风装置中的导流片的另一个横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空调送风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空调送风装置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48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